“自己這一生有十八個兒子,他們性格各異,惟小兒子胡亥性格有與自己相似之處,自己也最喜歡他,可是胡亥太縱情於聲色犬馬,把偌大的秦朝江山交給他,委實放心不下,其次是公子扶蘇,扶蘇性格雖有些懦弱、仁慈,卻是深明大義,勤政務實,況且自己這些年濫用民力,逼的百姓已有反心,也需要有一個受百姓愛戴的人去收拾民心。”想到這裏,秦始皇寫下詔書給扶蘇,雲:“回鹹陽為我治喪,汝為二世。”然後蓋上璽印,交給趙高,令趙高發往扶蘇所在北疆。
是夜,秦始皇吐血數升,薨於帳中,卒年五十歲。是日距玉漱投毒之日剛好百日。
此刻遠在數千裏外的鹹陽,玉漱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她躺在祈年宮的榻上,大口大口的向外嘔血。十幾名宮女圍在她的榻前,驚慌失措的看著她,誰也幫不上忙,隻能任她把血向外狂噴,哭叫著:“玉漱娘娘、玉漱娘娘。”
終於,玉漱把胸腔內的最後一滴血噴盡了,她麵色慘白,如同窗外夜空中的那一輪寒月。但是她沒有一絲恐懼,還微笑著對那些宮女們說:“妹妹們別怕,我要離開這個世界,去找我的蒙毅哥哥了,你們,你們要好好的活。”
宮女們哭著說:“玉漱娘娘,您好人有好報,一定會沒事的。”
玉漱淒然一笑,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玉漱,你為你的蒙毅哥哥報了仇,你該走了,蒙毅哥哥還在另一個世界等你呢,他等了你那麼多年,他一個人好孤獨、好寂寞啊。”
玉漱念著念著,她的眼前就出現了蒙毅,他身材欣長,俊俏的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正風度翩翩的向她走來,她奮力向蒙毅奔去……
“蒙……毅”玉漱叫了最後一聲,頭一歪,死於榻上。宮女們大放悲聲。
秦始皇死後,老謀深算的李斯擔心秦始皇駕崩的消息傳回鹹陽,引起朝中政變,遂對此消息進行嚴格封鎖,除了他本人、趙高、胡亥等幾個人知曉外,其他人一概不知,每天照常給這個“秦死皇”送茶送飯,請示問安。
看自己這步計劃落實,趙高緊鑼密鼓的進入到下一步,他找到公子胡亥,對沉浸在喪父之痛中的胡亥說:“小公子,機會來矣!”
胡亥此時還如一隻雪後的呆鳥,懵懂的問:“什麼機會?”
趙高舉著手中的秦始皇遺詔說:“當皇帝呀!先帝的遺詔就在於此,隻要改動一下,稱帝者將是公子您,而非扶蘇。”
胡亥頓時明白過來,眼放賊光,望趙高而拜曰:“恩師若能使學生登臨皇位,必讓先生位列三公。”
趙高正色道:“吾使公子登位,非為自己,乃為公子耳!”
胡亥再拜道:“如此再謝恩師。”
胡亥也落入自己彀中,趙高感到有幾分欣喜了,下一個,他要征服的人是李斯,因為李斯是當朝丞相,更是秦始皇遺詔的見證者,不征服他,遺詔篡改也是沒有用。對於如何征服李斯,趙高還是頗費一些腦筋的,李斯這個人精明狡詐,又有幾分古板之氣,他受過秦始皇大恩,對秦始皇死心塌地,忠誠不渝,讓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會同意麼?如果他不同意,自己就暴露了,授人以柄,勢必會被判為謀逆之罪,禍滅九族的,這是一步險棋,一步走不好,就會滿盤皆輸,丟掉身家性命。
如何能使李斯乖乖就範,使他成為自己陣營中的骨幹分子,順利的完成自己計劃,把胡亥推上皇帝寶座,趙高開始對李斯進行一番全麵的剖析。李斯本為楚國上蔡縣一名看管糧倉的小吏,因入廁看鼠食人糞而改向誌向,投入荀子門下學法,後經呂不韋推薦入朝,深受嬴政倚重,成為嬴政的股肱大臣,三十多年來一直居於高位,位到三公。他這樣的人,錢不缺,物不缺,美女也不缺,權利也不缺,怎麼能把他拉下水?趙高想來想去,腦子裏靈光一閃,“對,他越是不缺什麼,就越怕失去什麼,隻要自己換個說話方式,變更一個話題角度,把許諾拉攏變成威脅,這事兒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