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法國“在家上學”傳統由來已久(1 / 1)

23、法國“在家上學”傳統由來已久

據統計,目前在法國有超過1萬名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之下,選擇在家自行求學,或到世界各國旅遊求學。這種“在家上學”的申請方式相當簡單,隻要在每年開學前,向市政府提出請示單,即可成為“在家上學族”的一員。法國教育管理部門則每年派專業的督察,到學生家裏探視孩子的學習環境以及檢驗學習成果,如果達不到教育部門製訂的標準,家長則必須將孩子送到學校裏上學。

在法國,家中求學的傳統由來以久。法國民族英雄戴高樂將軍,就是在家求學自行成材的一個典範。二戰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恢複,在法國諸如巴黎、裏昂、馬賽這樣的大城市裏,那些不願意去學校的孩子,從幼兒園階段開始,便進行著這種與眾不同的求學方式。在家裏,一般是由媽媽來擔任孩子的老師,很多家長一直要等到子女到了上高中的年齡,才送他們正式上學。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法國家長選擇讓子女在家求學至高中會考階段(也就是說高中畢業)、大學階段才正式上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法國各級中學內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令家長以及學生們感到不安。

這群在家上學的孩子,上午的課程表與其他在學校上學的孩子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他們是在自己家裏的“教室”上課,而不是那種“集聚式”的校園學習環境。孩子們到了下午大多在戶外活動,許多家長都將課程表排得相當充實,諸如學習樂器、繪畫、遊泳、網球,上戲劇課,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院、國會等等。

一般來說,那些選擇在家求學的孩子身上,大多有早熟、資賦優異的情形。在法國家長看來,孩子因為成績優異而跳級,會因此產生諸多負麵影響,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這種負麵影響包括:其他同學的嫉妒心態、和年紀大的孩子處不來、外人關注時異樣的眼光等等。而如果不跳級,則會因為學校課程進度太慢、不符合自己的求知欲望等原因損害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因而選擇讓子女在家裏上學。(來源:《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