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終於是放下心來,也有時間與常來進行一次深談了。

對大將軍來,常來是一個大殺器,如果用得好,可以在戰爭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戰爭的走向,但唯一可惜的是,常來不受他的掌控,他想讓常來為他出手並不容易。

對於一個習慣掌控一切的人來,身邊有一個不受掌控的人出現,這不是一個可以忍受的事情,但沒有辦法,就算無法忍受,他也得暫時忍著,因為他有求於對方,而不是對方有求於他,尤其是在對方掌握著東倫鎮族神器的前提下,對方的可怕程度再次提升了數個等級。

常來對於大將軍的戰爭並不是很關心,因為他對東倫的政權並不感興趣,也因為東倫是一個排外的政權,對於非同族的人類有種然的警惕,不會讓同族以外的人去觸碰政權的核心,哪怕他立下大的功勞也沒用。

這種警惕源於王上,王上之前的東倫並不是一個王權至高無上的政權,那時的東倫的王權之上還有神權,當然,神權並不是真正的神,而是一種象征,一種教派的象征,那個教派叫東主教。

當時的王上還不是王上,當時的王上是王上的父王,為東主教皇加冕的東倫之王,強行奪取王權的王上是受到東主教抵製的,當時的東主教皇動了一場罷免王上的戰爭,但很可惜,他們的對手是王上,所以東主教皇動的戰爭沒有一點意外的失敗了,一敗塗地,但那時的東主教依然是龐然大物。

即便王上贏得了戰爭,依然無法拿東主教怎麼樣,因為東主教的受眾是整個東倫的子民,幾乎是所有人,王上隻好隱忍,那是王上在踏上王位之後唯一一次對敵人采取隱忍戰術,花了五年時間,王上才把東主教的影響慢慢削弱,直到大多子民們覺得東主教的存在並不能對他們的生存產生什麼實質的影響,王上第二次動了對東主教的戰爭,一舉鏟除了東主教。

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東主教曾經那麼龐大的力量,不是消滅了一部分人就可以完全毀滅的,王上其實也知道,東主教隻是從明麵轉入了地下,畢竟就算在他的政權裏,也有不少人信奉東主教,他又如何把所有人全都滅殺?

東主教從地上轉入地下以後卻也並沒有能展起來,尤其是王上勵精圖治的前三十年,那幾乎是東主教最黑暗的時候,王上越強大,他們就越倒黴,被打壓的也越厲害,直到東倫進入後王上時代,東主教才獲得一些喘息空間,但在王上還在的東倫,他們再也不敢有任何異動。

經過東主教一事的東倫,尤其是王族,在經過乾綱獨斷大權獨攬的歲月以後,再也不會回到從前被人淩駕於頭頂的歲月,也不會給予任何人奪取東倫政權的機會,而作為外人想要進入東倫政權的核心,那是無比艱難的,無論誰都很難獲得東倫政權的同意進入他們政權的核心,想要進入東倫權力的中心,除非他姓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