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過程足夠精彩,結果如何也並不很重要。”王上道。

“也許過程並不如你想的那般精彩呢?也許那些過程隻存在於你的想象,終究還是結果來的更可靠。”

“那又如何呢?隻要我高興就足夠了。”

“可你會讓很多人無法高興。”

“別人高不高興與我有什麼相關?”這才是真正的帝王思維,以自我為中心,極度的自我情懷,所有的別人都必須圍繞著自己來運轉,所有別人的想法都可以忽略,隻要我高興就行!

或許有人那是昏君的做派,但就算是最開明的明君也依然一樣,從整個下都是自己的這方麵想,憑什麼自己要在意別人的想法呢?所謂明君,依然充滿自我,即便開明,也隻是在保護自己的領土和富貴,也隻是在為自己的後世書寫漂亮的履曆,僅此而已,所謂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王有什麼理由不以自我為中心呢?至於在明君光環下生長的民,或者比較幸運,可是君王真的在乎他們嗎?未必!任何一個國度即便再開明也不可能沒有戰亂,戰死者千萬,可見君王為一人哀?

其實這場對話很可笑,常來在勸,王上不同意,勸的是什麼呢?勸的是王上不要在做無謂的反抗,王上作為一代君王,如何能同意?就算王上不是王上,王上一點也不自我,他也不可能覺得常來的勸諫有道理,因為常來是在勸他不要反抗的接受死亡,這怎麼能不可笑。

王上的回答也很可笑,王上本該憤怒,可是偏偏他像是在玩一場很困難的遊戲,這遊戲的困難程度讓他產生了許多年不曾產生的興奮感,所以他對常來的勸一點也不憤怒,反而他覺得能讓常來和大將軍付出代價很有意思,這種思維讓人很難理解,可偏偏它就那麼隨著對話展現在了所有人眼前。

常來是在以現代人的思維勸一個古代的君王,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頻道,常來是在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以結果分析過程,把已經注定的結果攤開在網上麵前,讓王上不要在做已經不會改變結果的反抗,因為沒有意義,在功利的現代人眼裏,如果知道一件事兒注定結果失敗,肯定會立刻放棄,常來就是用這樣的思維想要摧毀王上的心理。

隻是可惜常來理解錯了王上的心思,王上從來不是一個會考慮別人感受的人,因為那對他來沒有必要,他生而為王,所謂賦王權,在他眼裏,那是上賜予他的權力,他想怎麼用都是正確的,既然已經不能改變結果,他就要別人付出想象不到的代價,更何況他本就是一個特別注重過程的人。

這是一個雞同鴨講的現實版本,兩個人的是兩個人各自的道理,就算再半年,也不可能有誰能服誰,因為這根本沒有意義,所以這件事最終的道理還是拳頭的道理,終究還是誰的拳頭大,誰的道理才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