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一棵棵蒼勁的古樹拔天而上,宛若一個偌大的鋪蓋,遮天蔽日。山中時不時的傳出猿啼虎嘯,夾雜著鳥兒的鳴叫,聲音雄渾而婉轉,猶如一曲美妙的樂章,在這蒼茫的群山間回蕩。
群山的中間是座小山,小山很矮,大概隻有二三百米高,被蒼茫的群山環抱,宛若一個慈祥的母親懷抱著自己剛出生的孩子。
小山頂坐落著一座古廟,遠遠望去,甚是巍峨。據傳言,古廟屬於一個遠古帝王,那位遠古帝王空前強大,開創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他的子民為了紀念他的偉績,在帝都旁邊建立了這座廟宇,日夜拜祭,香火鼎盛。
不過,現在的古廟早已不複當年的宏偉景象,而今不知道有多久,沒人來這裏打掃與祭拜,讓古廟顯得很是殘舊與破敗。
小山中建造著九十九階台階,從山底直通山頂,宛若一條登天的雲梯,筆直而陡峭。
矮山中央,一個身著錦繡衣服的少年拾階而上,緩慢的攀爬。
清晨,太陽初升,山間薄薄濃霧環繞,迷迷蒙蒙,置身其中,宛如處在天宮仙境般,給人一種得道成仙的感覺。
許久,少年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抬頭望著矮山頂的古廟,暗中咬了咬牙,拖著疲憊的身體,艱難的抬起宛若注了鉛的雙腿,一步一步緩慢的向上攀爬。
少年長得眉清目秀,朝氣蓬勃,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目光中透露著深邃與堅毅,高高的鼻梁,緊抿的嘴唇,看上去頗為俊朗。配合他一身錦繡的衣著,更是給他憑添了一種高貴的氣質。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漫長的攀爬,少年終於抵達了矮山的山頂。他不顧地上的肮髒,直直的躺在了地上,一動不動,大口喘著粗氣。不知何時被汗水打濕的衣衫,緊緊地貼在了他的身上。
“呼,終於爬上來了,每次都是累成這樣,我還真是不堪呢。”少年語氣中帶著一種自嘲。
良久,少年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望著眼前的古廟,仿佛陷入了一種回憶。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無論刮風下雨,還是漫天大雪,每天清晨我堅持從山下爬到山頂,我為了什麼?我隻不過不想依賴爹娘,想要自己創出一片天地,難道就真的這麼難嗎?難道我每天的努力都是白費,注定就該這樣?我不信!”說道最後,少年狀若瘋狂、大聲咆哮了起來。
山頂很平坦,一個巨大的廣場坐落在古廟的正前方,連接著台階的尾端與古廟的廟門。廣場顯得很空曠,隻有五根如磨盤般粗壯、高高聳立的石柱。
每根石柱上都刻畫著一幅畫像,朦朦朧朧,經過歲月的洗刷,早已看不清了。五根石柱成包圍之勢將古廟環抱在中央,宛若五個頂天立地、神勇無匹的將軍,誓死保衛著自己的帝王。
三年來,少年進入古廟無數次,期望能夠找到一些先人的遺跡,改變自己的狀況,但他將廟宇翻了無數遍,可是連本應掛在廟門的牌匾都不知何時消失了,更不用提廟中的神像和其他的什麼東西了,他不曾有所收獲。
不過,三年來少年也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每天來到山頂,都會去廟中祭拜一番。雖然廟中沒有神像,他亦不曾幫忙打掃過,可他還是堅持每天進入古廟,默默的磕上三個頭,然後再離開。
一如往日,少年邁步進入了古廟,朝著廟中空蕩蕩的石台,默默的磕上三個頭,正欲起身離開,變故陡然發生。
蔚藍的天空刹那被染成了紫色,一片紫霄橫空,氤氳繚繞,雲霧蒸騰。一股紫色光柱,散發著寶輝,從天而降,直通古廟。
廟中的少年不知何時昏迷,倒在了地上。紫色的光柱貫古廟,光彩熠熠,將廟中昏迷的少年籠罩其中,隨後,一個紫色光團從九天而降,沒入少年的體內一閃即逝。
同時,空中響起了一聲歎息:“也罷。朕念你一片赤誠,就將這寶物與你,亦不希望此等寶物蒙塵,流落奸惡人之手,望你今後善待之。今後,若有緣尋到朕之墓陵,可盡取其寶。如若將來有大成就,代朕乃至大陸上無數先輩英傑,完成那不可完成的任務。大毅力,大智慧,大氣魄,大胸襟,大修為,五者缺一不可!可悲兮,可歎!”
傍晚,天灰蒙蒙的,烏雲密布,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空中時不時的響起“轟隆隆”的雷聲,碗口粗壯的閃電也偶爾劃破天際,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響,好似在向人們預示著今晚將有一場大雨。
廟中昏迷的少年手指微動,緩慢的從地上爬了起來,揉了揉自己的疼痛的腦袋,好似想到了什麼,慌忙的向著廟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