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六類藥品危害性功能
性學內參
作者:馬曉年
有史以來,人們一直試圖尋找治療性功能障礙的性興奮劑,但至今隻有偉哥類的西地那非那幾個藥物獲得成功,而且還是“無心栽柳柳成蔭”的意外之喜。相反,臨床上卻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可能導致兩性性欲低減和性功能障礙的藥物,它們往往會給患者帶來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精神與肉體上的極大痛苦。光是能造成ED的藥物就達40多種,如能及時認識和發現這一問題,更換藥物或采取其他措施就可能使性功能得到改善。
藥物引起性功能障礙的機製很複雜,許多機製尚不明確,但其中更常見的是影響中樞神經調節和激素的分泌與代謝。不良反應因人、因時、因劑量而異,除去藥物本身的因素外,還受吸收率、代謝率、排泄率、藥物相互作用、機體遺傳素質等因素的影響。作為醫生要熟知藥物的性能,防止藥物的不良影響;作為患者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必要的知識,有助於自己及時發現問題,並盡早向醫生說明性功能的改變,以便提供醫生用藥時參考。
激素類藥物
雌激素:
臨床上曾經常見的是用雌激素類藥物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這些患者不僅會發生男性乳房增生、胡須生長減少及減慢,而且還會出現性欲減退、ED、射精障礙、精液量減少等明顯的副作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
如地塞米鬆等藥物是臨床應用極廣的藥物,即使在男科學領域也能找到它們的用武之地,如治療具有抗精子抗體的免疫性不育症,但當每天用藥量達20毫克時,即可出現性功能障礙症狀。長期服用這類藥物還有可能誘發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這些病本身可影響性功能,由這些病帶來的精神抑鬱也能繼發性影響到男性性功能。
睾酮:
睾酮曾作為能“返老還童”的性激素而風靡一時,但是大量外來的睾酮抑製了垂體和睾丸的內分泌功能,使內源性睾酮分泌減少,特別是那些心因性ED患者本來就不缺少睾酮,用藥後反而幹擾了正常代謝和內分泌功能。
利尿藥安替舒通是一種醛固酮對抗藥,它能抑製睾酮合成酶的活性,使睾酮合成減少,血中水平下降,所以它是一個抗雄激素類藥物。它能使22%的男性出現性欲減退。若每日服用量不超過100毫克,對性功能影響較少。
環丙氯地孕酮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抗雄激素活性的甾體化合物,用藥1周左右即可見性欲減退、陰莖勃起不堅、ED等問題,歐洲利用該藥的這些特性治療性罪犯,使其變成藥效而不再是不良反應了。
利尿藥
美國進行的一項治療輕度高血壓的大規模研究證實,性功能障礙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各組。其他治療精神病和抗抑鬱等藥物也可能引起性欲低下和ED。利尿藥使體內鉀丟失、血鉀濃度下降、神經肌肉敏感性降低、血管平滑肌鬆弛,可導致陰莖勃起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