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事出有因(1 / 2)

老者正是華夏王朝的丞相,名喚慕容客,因寬厚仁慈,清正廉明,做事果斷,是華夏王朝曆代最為出色的丞相,同時也是當今皇帝的恩師兼輔佐大臣。

段平輕泯嘴唇,淚花湧動:“嗯!我是叫段平!”可內心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在自己的記憶中,根本沒有外公的影子。

慕容客顫抖著雙手,抓住段平的手,詢問道:“是你父親讓你來!他想通了?不在恨我了?他為什麼沒有跟你過來?”

“是父親讓我來的,可我不明白,你和父親到底發生了什麼!我的母親又怎麼了?為何我從未聽父親提起過你們!”

慕容客徒然一歎:“看來你的父親,還是沒有原諒我,平兒,你知道嗎?我後悔啊!那可是我親生女兒啊!”

段平看著自己外公,心中難以平靜,隱隱的感覺到,當年發生的事情,肯定與自己的母親有關:“外公!你可以告訴我嗎?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慕容客環顧四周,神情複雜,似是思念,可眼神卻帶著些許的後悔,可看上去又是那麼的無可奈何,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原來在十五年前,這個華夏王朝的丞相,做出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竟然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送上了斷頭台。

那是一個深秋的夜晚,秋風氣爽,明月當空,寂靜的丞相府中,突然傳來慘叫,就在這個宛心暖閣之中,發生了一起命案,兩個丫鬟皆是死於非命。

她們被燭台刺死,全身上下被刺不下百餘個血洞,而慕容宛兒渾身是血,手持燭台,驚恐的看著自己做的一切。

當這位老丞相趕來的時候,被眼前的一切所驚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竟做出如此的事情。

不知道是誰泄露了消息,此事很快傳遍了整個龍躍城,甚至皇帝那裏也得到了慕容宛兒殺人的事情。

當時的朝廷震蕩,老皇帝駕崩不久,隻有十歲的小皇帝尚幼,一些居心叵測的人蠢蠢欲動。身為輔佐大臣的慕容客,難以抉擇。

如不將慕容宛兒依法刑事,必定會落人口實,文武百官必定會聯名上奏,他這個輔佐大臣徇私枉法。

怎知,隻有十歲的小皇帝,在朝堂之上下令免去慕容宛兒死罪,可這在文武百官的眼中,這裏必定有慕容客的慫恿,且市井之中也是流言蜚語。

慕容客為了能夠穩住朝綱,做出了一件至今讓他後悔的事情,沒有細查,草草結案,將自己的女兒送往斷頭台,斬首示眾。

段長風一直認為自己的妻子絕不會犯下這種殺人大罪,便仔細尋找證據,準備替自己的妻子翻案,當他尋得蛛絲馬跡,在慕容宛兒所用的茶水裏發現,那裏竟然被人下了一種可以使人產生幻覺的藥。

可他匆匆趕往刑場的時候,慕容宛兒已經被斬,段長風難以釋懷,將自己所找的證據交給了慕容客,抱著段平返回大都,從此不在與慕容客有任何的接觸。

段長風認為,慕容客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祿,用自己的女兒作為犧牲品。

說到此處,慕容客已是老淚縱橫:“平兒!並不是外公狠心,如果當時朝綱穩定,我寧願用我的烏沙去換自己女兒的性命,然而,一切皆不可能,心懷不軌之人大有人在,聯名上奏的奏章,壓的我們喘不過氣,沒有辦法,隻有將心愛的女兒,依法刑事!”

段平沉默了,他沒有想到事情竟會如此,自己的娘親成了穩住朝綱的犧牲品,雖有心責怪,然而,看到自己外公如此傷心,責怪如風消散,換來的卻隻有同情,身居高位又如何,連自己的親人都保護不了,一切都是虛無。

“外公,世事無常,即使後悔也是無用,你可查出那下藥之人到底是誰?”段平歎息一聲,心中卻將此事牢牢記下,他不能讓自己的母親含冤莫白。

慕容客拭去眼角淚花,徒然歎息:“這麼多年了,根本毫無線索,那伺候你娘的兩個丫鬟,也已死去,即使有心去查,也是徒勞無功。平兒,難道你不恨我嗎?”

段平搖了搖頭:“恨!何必要恨!即使恨又能怎樣?我相信當年外公也是無奈之舉。雖然父親沒有跟我說過這些,更沒有跟我提及過此事,我相信,在父親的心中他應該明白外公的也是迫逼無奈,隻是無法釋懷我母親的死去,所以才會遲遲不肯回來。”

“真的嗎?你的父親真的會這樣想?”慕容客滿是期望的看著段平。

段平心中苦笑,點了點頭:“外公,我相信父親一定會回來的,你放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