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教訓,無疑是智者的選擇。往大了說,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無不是人們在經曆過一次次失敗與挫折之後吸取教訓的結果;小而言之,對一個能夠正確麵對成敗的人來說,教訓一樣可以催人奮進,激勵自己去不斷拚搏進取,使事業愈發有成。相反,不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人,迎接他的將是再一次的失敗。
我們都知道《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蔡桓公因諱疾忌醫而不治身亡。諱言教訓,其實就像蔡桓公那樣在回避問題,自欺欺人,最終必然導致不可救藥。不吸取教訓,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個教訓,在這方麵栽跟頭的人已經不在少數。古訓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善待教訓,才是“長智”的關鍵。
讓我們來看一則關於教訓的真實故事。
剛進入那家公司的時候,小王信心百倍。他們一起來了10個人,講好3個月以後淘汰掉3個,其他的人就會被正式聘用。
這是家不錯的公司,讓許多像小王一樣的大學畢業生心儀不已。他想,憑著自己名牌大學研究生的學曆,筆試、麵試居總分第二的總成績,應該不會在被淘汰者之列。當然,好好表現自己,保持住自己的優勢還是很重要的,他以此勉勵自己,並希望在試用期內交出一份讓上司滿意的答卷。
小王被分配到了市場調研部門,上司是一個30多歲的幹練女性。她長得挺漂亮,又很注意化妝打扮,辦事、說話顯得都很有效率。在辦公室裏,她總是一副急匆匆的模樣,走路一陣風。她是公司中層中的骨幹,據說非常得總經理的賞識,聽公司老職工話裏話外的意思,她還極有可能升為副總。
小王報到之後,她找小王談過一次話,說他的專業與他的部門工作很對口,也看過他上學時給一些公司搞的調研報告,感覺很到位、有水平,希望他能在這個部門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然後,她交給了他第一件工作,為一個客戶做市場調研,並且,把她手頭上有關這個公司的資料交給了他。
這次談話以後,小王感覺信心更足了,幹勁很大。這麼好的公司,這麼敬業和有水平的領導,真讓他感覺自己很幸運。他很快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經過沒日沒夜的努力,他提前幾天把一份自認為很紮實、很顯功力的調查報告交給了上司。
那天下班後小王情緒特別好,其一是因為完成了一件很艱巨的任務,自我感覺比較放鬆,其二是感覺到任務完成得比較順利,領導的表揚和賞識近在咫尺。所以就邀上了幾個好朋友,狂吃海喝了一通。
可是,當第二天小王上班以後,立刻發現情況有些不對。上司對他粉臉含霜,愛答不理的。剛才還與別的同事像平時一樣地說話、討論事情,一到了他這兒,就連正眼都懶得瞧了。至於他的那份調查報告,她一點都沒提,仿佛根本就沒有這回事似的。那天小王是懷著希望和興奮去上班的,滿以為會大大地討得她的歡心,沒想到她突然對他這個態度。他敏感地覺得,這一變化可能與他的那份調查報告有關。但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他那份報告裏有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嗎?
最終,小王被淘汰出局——因為在那份調查報告上他沒有署名。
這個教訓對小王太深刻了,後來他進了一家外企,有了上次的教訓,無論做什麼他都認認真真,半年後他升為了部門經理。
好心態: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教訓,教訓都是客觀存在的,不敢查找教訓的人其實是在回避矛盾。教訓是對挫折與失敗的理性思考,是我們人生的一筆可貴的財富,我們一定要接受教訓,善待教訓。雖然經驗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但教訓卻可以使你受用一生。
把讚美送給別人
讚美別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於發揚被讚美者的美德和推動彼此友誼健康地發展,還可以消除人際間的齟齬和怨恨。讚美是一件好事,但絕不是一件易事。把讚美送給別人時,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一定的讚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誠的,好事往往也會變為壞事。所以,我們在把讚美送給別人時,一定要掌握一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