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形勢與布局(1 / 2)

混亂之地原本也是天元帝國的領地,也曾是被天元大帝所征服的地域。

整個混亂之地,約有五府之地,在長江中上遊以南,聖山以北,南部直達天行山脈。此地因緊靠西南群山當中的宗派聚地,因而向來是深受其影響,極為尚武。

當初天元大帝突然消失,整個天元帝國在短時間內陷入奔潰,趁著天風、天秦以及那天奴諸國先後獨立之際,混亂之地在西南聖山的暗中操作下,也是從天元帝國的版圖之中脫離了出來,分裂成了無數的小勢力,小國家。

在隨後的說百年之內,混亂之地一直是紛爭不斷,而天元大陸其餘各國走投無路或行凶作惡之人,亦大多逃往該處。

如今的混亂之地內其內,大小勢力林立,除本地勢力之外,天風天秦等大陸勢力也有涉足,西南群山之中的各個宗派,大多也在此設立分部。因宗派勢力向來與大陸各國的世俗勢力極為不和,混亂之地也是因此成為中土大陸各國與西南宗派之間的緩衝與焦灼區,雙方勢力在其內時有大戰,整個地域混亂不堪。

不過即便如此,其地人口也是不少,五府之地總計人口約有七千萬之多,而且這七千萬人大多都是習武之人,乃是整個天元大陸上不可小視的一塊勢力,天風帝國、天秦帝國等諸國雖然是對混亂之地一直都是十分的警惕,不過卻也是十分覬覦混亂之地。

進過數百年的混亂,再加上天風天秦以及那西南聖山等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如今的混亂之地已經是分成了數十個勢力,向來是有著三宗四國五家的說法。

三宗乃是三個宗派,素來是受西南聖山的影響最大,在混亂之地之中的世俗勢力與宗派勢力的對決當中自然是站在了西南聖山的一麵,可以算是西南身上在混亂之地當中明麵上的代表。

三個宗派分別是淨明宗、水雲宗以及魔靈宗。

淨明宗與水雲宗都是乃是西南聖山當中的道門派係在混亂之地的代理人,而魔靈宗乃是聖山當中的魔宗在混亂之地的代表,此三個勢力都是分布在混亂之地西麵緊靠聖山的地域,其中以淨明宗地域最廣,且在地域上占據了西南聖山的入口。魔靈宗則實力最強,宗內傳說乃是有著地元巔峰的高手坐鎮。至於那最後的水雲宗,則是三宗當中最弱的一個,不過因為與聖山五大宗當中想來特立獨行且戰力超強的的劍仙殿的關係密切,也是不容小覷。

混亂之地約五府之地,淨明宗、魔靈宗以及水雲宗三宗大約是占據了一府半的地域,分別是原本天元帝國之下的天青府全部和沫遠府的一半。

三宗乃是混亂之地當中倒向西南聖山依舊是宗派勢力的勢力聯盟,至於那四國,則便是混亂之地當中倒向中土諸國的世俗勢力的代表了。

四國分別是要離國、秋雲國、天坤國、天溪國。

四國的領地合起來,同樣差不多占據了一府半的地域,與那三宗的勢力緊緊挨著聖山一般,這四國勢力也是僅僅的挨著天風與天秦兩國。三宗勢力在混亂之地的西南角,而四國的勢力則是積聚在混亂之地的東北角。其中秋雲國和天坤國占據了那原本是天元帝國的秋雲府,而要離國則是在五原府的東麵,而天溪國在開明府的東北角,緊緊的挨著天風帝國的鎮亂府。

四國當中,國力最強的要數天坤國,不僅是地域最大,武力最強,便是人口也足足有八百多萬,算是整個混亂之地當中人口最多的勢力。整個天坤國之下,不算那些高級的武者,便是由普通武者組成的軍隊,便是足有四十萬之多。

出了天坤國之外,便是要數天溪國和要離兩國勢力最強。

天溪國因為緊挨著天風帝國的領地,素來是受到天風帝國的扶植,下有人口五百多萬,正規的軍隊也是足有二十萬之眾。至於要離國,與那天溪國一般,因為緊挨著天秦帝國也是受到了天秦帝國的支援,人口雖然隻有四百萬,但也是擁有者二十多萬的軍隊。

至於秋雲國,因為遠離了混亂之地的紛爭中心,又是分別同天秦、天風兩國接觸,人口雖然也是有著同要離國一樣的四百萬人口,但力量卻是最為薄弱,隻是維持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三宗乃是西南聖上之中的勢力在混亂之地當中最有力的一堵屏障,同樣的,四國也是天元大陸上代表世俗勢力的各國在混亂之地當中的最厚實的長城。因為這三宗和四國背後的力量,三宗和四國之間也是水火不容,相互之間向來是針鋒相對,惡戰不止,常常便會是因為一些雞毛小事,而挑起兩個陣營在整個混亂之地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