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媒揣測中國建“對日作戰基地群”(1 / 1)

外媒揣測中國建“對日作戰基地群”

瞭望

俄羅斯《起飛》雜誌等媒體揣測,解放軍克服不利的地形條件,抵近東海前沿建成空軍基地,並部署先進的戰鬥機和無人機,強化對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東海空域的控製。另外,一些東南沿海基地部署了轟炸機和防空導彈,以形成強大的火力後援。外媒認為,這標誌著解放軍針對日本部署的基地群向前推進,“對日軍事鬥爭準備”進入新的階段。

助殲-10釣魚島作戰

俄羅斯軍工新聞網稱,解放軍在沿海某省北部毗臨東海的某地修建了一座空軍基地。這座基地所處的位置屬於丘陵地帶,原本不適合興建軍用機場,但解放軍為強化東海製空權,在該項目上投入巨資,炸開山體拓建飛機跑道,最終在海拔364米的高地上建成了一座基地。

報道揣測,解放軍修建空軍基地,一個重要意圖是彌補殲-10戰鬥機航程短的劣勢。目前殲-10和蘇-30已成為解放軍用於巡航東海的主力機型。但東南沿海的空軍基地距目標海域較遠,蘇-30由於載油量大,滯空時間尚可,但殲-10在飛抵東海空域後,由於油料消耗,很快就要返回基地加油,補給線過長限製了其能力的發揮。新基地建成後,這種情況得到改善。

該基地距海岸線僅2.6千米,距釣魚島空域350-400千米,距春曉油氣田約200千米,距衝繩那霸基地771千米。從該基地升空的解放軍戰鬥機,約7分鍾就可抵達春曉油氣田上空,約12分鍾就可飛抵釣魚島。

不再“鞭長莫及”

俄羅斯《起飛》雜誌稱,解放軍已經擁有了直接指向東海油氣田和釣魚島的基地,可以對出現在東海的日本戰艦和戰機實施反製。

報道指出,外界最早發現上述基地是通過美國衛星拍攝的照片,該基地的跑道上陸續出現殲-10戰機和地勤車輛,後來蘇-30和無人攻擊機也相繼進駐。報道揣測,駐紮該基地的殲-10戰機,隸屬於解放軍空軍某師。在基地建成之前,這個師的殲-10戰機都駐紮在汕頭市的軍民兩用機場,對釣魚島海域有些鞭長莫及。

俄軍工新聞網認為,前沿基地的出現,意味著解放軍的對日軍事部署“向前推進了一步”,軍事鬥爭準備進入新的階段。

提供強大火力支援

《起飛》指出,解放軍針對釣魚島方向部署的並非隻有一座基地,而是一個基地群。在距衝繩1600千米的某地,解放軍空軍某師的轟炸機基地部署有轟- 6轟炸機。衛星照片顯示,這些轟-6的機身中段和頭部均以帆布遮蓋,基地上還備有大型油罐,“部署規格比較高”。報道揣測,上述轟炸機很可能是先進的轟-6K。另外還有兩座基地可能也部署了轟-6轟炸機。

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指出,轟-6K的攻擊半徑理論上等於其飛行半徑加上長劍-10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基於長劍-10導彈的射程,轟-6K在不飛出中國空域的情況下,就可直接攻擊衝繩基地。這些具備超強攻擊力的轟炸機,在殲-10等戰機出擊釣魚島時,可作為強大的後援火力。

美國《戰略之頁》指出,中國可能沒有大量建造轟-6K,其裝備數量或許不超過20架。而在解放軍的上述“釣魚島前沿基地”中,可能部署了多達10架轟-6K轟炸機,足見中國“對日軍事鬥爭準備”之充分。

《起飛》指出,有消息稱中國在東南沿海基地周邊部署了地對空導彈,但根據目前外界獲取的衛星照片,尚未發現防空導彈陣地。不過報道強調,解放軍的基地普遍建有若幹導彈發射坪,這意味著防空導彈可以進駐。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