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沒有想象中的血腥,寧禾滿臉驚懼,猶如木雕,而寧澤喘著氣,拄著鞭,衣袍濕透……
“我認輸…謝謝族兄手下留情,”寧禾畢竟是家族優秀武者,回過神,認輸,道謝。
寧澤揮了揮手,意思不用,走下了武道台。
寧澤回到澤軒,坐在蒲團上,思考剛才比試,在比試中,他壓製了自己力量,他並未以巨力取勝,第一次撞擊,隻使用了六千斤,要是他使用超過萬斤巨力,第一招寧禾就得受傷,這樣就完全沒有意義,不是他想要的戰鬥。
這次禦獵場試煉,看上去寧澤大殺四方,威風不已,其實他知道,他的力量優勢在荒獸麵前不值一提,和血蟒交手,他使出全力,也難傷血蟒,最後找到了血蟒七寸,才破開了血蟒防禦。
第二次的白蟻之戰,第三次的滅鼠之戰,是由於他領悟了舉重若輕的道理,也並非力量取勝。
舉重若輕是一種技巧,是借力打力上升到極致的應用,是通過對周圍力量的借助從而得到比自身更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屬於武者本身,並且隻能在特定的環境中使用,必須近身搏戰,其它時候是沒什麼用的,這兩次都是技巧上的勝利。
第四次與狼鏖戰,他的速度起了主要作用,攻擊巨狼腰部,是速度和洞察的勝出。
第五次黑熊遭遇戰,看上去他贏的毫無懸念,其實這一戰對他打擊最大,在黑熊麵前,他萬斤巨力猶如兒戲,他圍著一條腿抽了無數鞭才擊斷了一條腿,靠著速度,才能打中黑熊卻不被黑熊打中,如果換一個速度型築基後期的荒獸,他就隻有逃跑的份,最後他靠著蠶食,耗死了黑熊,其實這也是速度和洞察的勝利,他利用了黑熊笨重的缺點。
寧澤發現他錯了,他以前認為力量就是他的優勢,那是以人類武者為參考標準,在荒獸麵前他的力量是如此蒼白,以前他認為自己要走剛猛,一力降十會路線,這個前提是他的力要遠遠強於對手,前提都沒有了,如何降十會?所以他錯了。
他隻將目光盯在了人類身上,太狹義了,這也是他見識不夠,坐井觀天了。
人類的優勢至始至終都不在力量,而在於智慧和技巧,這是寧澤禦獵場最大的收獲,他悟通了這些道理,在武學道路上又邁進一步,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他要糾正自己的錯誤,要重視起技巧,也就是要改弦易轍,走技巧道路,因為力量道路,前麵不通,隨著他武道理念的變化,他感覺到自己的武道絕技,好像不同了,到底哪裏不同,一時還想不明白,他也不追究,來日方長……
這才有了寧澤不以力量壓人的一戰,他要在別的武者身上學習武技運用,他要磨練自己的武道,並不在乎勝負,即使這樣打,第一場就輸了,他依舊會這樣打,這就是寧澤的選擇。
……
為什麼會這樣?
他發現自己很嗜血,戰鬥起來就非常興奮,想殺戮,雖然這種狀態,他的戰力猛增,可弊端也大,殺戮荒獸倒是沒什麼,今天他竟然動了殺機,那種殺戮前的興奮,他自己差點控製不住。
要不是在最後關頭他竭力偏移打神鞭,絕對會殺了寧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