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股票篇

第一章 巴菲特教你做好投資準備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股神”巴菲特有三句投資名言:“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三條秘訣,反複強調,就是一條:避免風險,保住本金。三條秘訣,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避免風險,保住本金。巴菲特的名言是他投資股市的經驗總結。他從1956年到2004年的46年中,股市的年均收益率也隻有26%。由此可見,他的巨額家產也不是一夜暴富得來的。

“避免風險,保住本金”這八個字,說說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股市有風險,似乎人人皆知,但是,當人們沉醉在大筆賺錢的喜悅之中時,頭腦往往會發熱,就很容易把“風險”兩字丟到一邊。

自從2006年股市一路高歌以來,大眾亢奮和羊群效應越發明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股市成了一隻“金飯碗”,隻要投錢進去,“金飯碗”裏就能源源不斷地生錢出來。左鄰右舍相繼入市,農民開始炒股,和尚開始操盤,即使平日最保守、最沉著的人也搖搖晃晃地入市了。有人賣房、有人貸款,有人辭職,證券營業部人滿為患,係統不堪重負,上班族人心浮動……恐怕沒有人不承認,現在的股市泡沫已經令人擔憂。可既然大家都知股市泡沫重,為何還如此瘋狂?顯然,麵對股市,我們已經不僅從投資越入了投機,而且從投機越入了賭博!

專家認為,中國股市,從一定角度講還是一個資金市,源源不斷的資金進入,才是行情不斷高漲的根本原因。在股市的狂熱下,炒股者多會覺得總有後來者,就像掉進傳銷網絡的人,總認為還有大量的下線等著送錢進來。可曆史早就證明,沒有哪一波大牛市不是以套牢一大批投資者作為最後“祭品”的,這一點,炒股者也“理性”地清楚。前方是巨大的利益引誘,後麵是怕成“祭品”的擔憂,使貪婪與恐懼這兩種人性弱點最充分地體現在了炒股者身上。

中國監證會於2007年5月11日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防範市場風險。並且特別要求、“告誡”那些抵押房產炒股、拿養老錢炒股的投資者,千萬理解並始終牢記:切勿拿關係身家性命的生活必需和必備資金進行冒險投資。可謂良藥苦口,正當其時。

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賺不賠的投資產品”。在成熟度不高,監管不規範,信息不對稱,經常暴漲暴跌的中國股票市場,不顧一切,盲目投資無疑是危險行為。

投資股票前做好心理準備

人的心理因素在股市操作中起著很大的作用。投資者在入市時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最好不要有大的心理負擔,否則會對投資者的成功投資產生不利的影響。

股市漲跌無常。2007年股市的第一個交易周,“暴漲-暴跌-再暴漲”,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考驗著股民的神經,也讓廣大股民切身體會了股市的喜怒無常。麵對這種大起大落的投資走勢,不少股民陷入了手足無措的境地。

42歲的薑先生因為前幾年投資股市差點血本無歸,所以他曾經發誓不再涉足股市,但是麵對去年的“牛市”行情,再加上看到朋友投資股市獲利,所以在去年年底,他將自己用於買房子的20萬元拿出來投資股市,新年第一天的大漲行情讓其喜上眉梢,但是第二天,隨著股市創下10年來單周最大跌幅,薑先生的神經也開始緊張起來,就連在開車時都不時走神。

像薑先生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不少新股民更是“想贏怕輸”心態嚴重,導致每天神經繃緊,正常的工作都受到影響。實質上是我們太辛苦了,看看投資大師巴菲特安居小鎮恬淡投資,而我們往往追漲殺跌疲於奔命。

我們應該多學習投資大師巴菲特,以投資的心態去持有自己中意的個股。培養好的心態、好的投資方法,並內化為自己的投資習慣,將受益無窮。當我們對自己持有的品種有信心時,我們對自己也就有了信心。

資本運作的收益與風險應當是成正比的,所以股民在進入股市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沒有良好的投資心態,最好不要輕易涉足股市。

製訂周密的投資計劃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股票交易中的資金就如同我們賴以生存解決溫飽的大米一樣。大米有限,不可以任意浪費和揮霍,因此巧婦如何將有限的“米”用於“炒”一鍋好飯,便成為極重要的課題。

同樣,在血雨腥風的股票市場裏,如何將你的資金作最妥當的運用,在各種情況發生時,都有充裕的空間來調度,不致捉襟見肘,這便是資金運用計劃所能為你做的事。股神巴菲特做任何投資之前總是製訂周密的計劃,所以他能取得投資的成功。

一般說來,投資者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市場價格的漲跌之上,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打探各種利多利空消息,研究基本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研究技術指標作技術分析,希望能做出最標準的價格預測,但卻常常忽略本身資金的調度和計劃。

事實上,資金的調度和計劃、運用策略等所有一切都基於一項最基本的觀念——分散風險。資金運用計劃正確與否,使用得當與否都可以用是否確實將風險分散為標準來進行衡量。隻要能達到分散風險,使投資人進退自如,那便是好的做法。至於計劃的具體做法那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因為世界上有1000人就會有1000種性情、觀念、作法、環境的組合,任何再高超、再有效的計劃也須得經過個人的融會貫通才會立竿見影,不能生搬硬套,這點請投資人千萬記住。

時下市場上存在一種觀點,認為分散投資風險就是將所有的資金投資在不同的股票之上。因此就真的有人將100萬資金分成若幹份分別投向不同的股票市場、不同股票之上:花20萬買“深發展”,20萬買“長虹”,30萬買“海爾”,20萬買“華聯”,最後10萬再買點“金杯”。

這樣的操作,不但起不到分散風險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將事情搞糟。萬一5種投資裏有3種行情走反,他馬上手忙腳亂,無法應付接踵而來的變化。一如同時從天上掉下5個西瓜,接住1個,接不住其他4個,接住2個,接不住其他3個,或者,最常發生的情況是,5個西瓜都跌碎。這樣的操作,徒增風險。

真正的風險分散方案,概括地說就是不要一次性把所有可投資的資金悉數砸進市場。

投資人,尤其是初入市場的投資人,手中握有的股票種類應該盡量單純,絕不能如上例所述選擇不同市場、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股票。這樣在行情分析預測以及應付不時出現的意外行情時,才不會左支右絀,窮於應付。在具體操作上,可將資金分成三份。第一份作為第一次投入的先鋒隊,第二份作為籌碼,第三份作為補投資金。例如100萬的資金可分為40萬、30萬、30萬這樣3份,在作價格行情分析後,選擇適當品種投入第一份資金40萬開倉交易;當行情如預測一樣走勢時,隨即投入第二份資金30萬作為籌碼,逐漸加碼,並隨即選定獲利點獲利離場;當行情走反,朝著不利方向發展時,此時第二份資金30萬配合做攤平。而最後一份資金30萬元,可以靈活運用,在行情大好時追殺,在行情大壞時當成反攻部隊,彌補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這些動作均必須將較精確的行情判斷和資金策略配合使用,保持清醒克製的頭腦,行情走對時要下得狠心加碼追殺,行情走反時要冷靜選擇反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