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亞健康 疾病難敲門
每期專欄
作者:馬劍飛
今天,亞健康已成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在軍營,亞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常見的亞健康症狀一般表現為身體持續疲勞、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等。古語有“上醫醫未病之病”。所謂“未病之病”,指的就是今天所說的亞健康狀態,即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第三種狀態”。亞健康距疾病的發生隻有一步之遙。專家指出,導致亞健康的原因複雜多樣,但最不能忽視的是一些看似平常的觀念和習慣。
觀念篇
說起自己的亞健康狀態,郭幹事顯得很無奈:“我在機關的主要任務是寫材料,為了趕時間,怎麼能不熬夜加班呢?誰喜歡經常熬夜啊!”某部排長小王說:“有個頭痛腦熱的,能撐下去就撐下去,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請假看病休息,總怕給人留下嬌生慣養的不良印象。”
專家提醒:我們有必要對一些傳統觀念進行反思。有的官兵“小車不倒隻管推”,節假日也很少休息,有的身體有病硬撐著。一些單位和領導對這樣的官兵也缺乏正確引導,常常一味表揚鼓勵。遠離亞健康,要從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開始。
觀念之一:健康是一種責任。對於個人和家庭而言,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對於部隊而言,健康則是戰鬥力生成的源泉。健康不僅屬於你自己,還影響到家庭、部隊和國家。因此,人人都要珍惜健康。
觀念之二:保健康要以預防為主。不要等生了病再治,而要在沒有病的時候主動預防保健康。
行為篇
在基層連隊,有的單位習慣飯後立即組織5公裏越野等中高強度的訓練;有的戰士為了保持內務,中午休息時不打開被子。這些無疑會造成和加重官兵的亞健康狀態,不利於戰鬥力的提升。
相對於基層連隊而言,機關和科研單位人員“坐辦公室”令很多人羨慕不已,但一些人正是病從“坐”起。長時間坐著工作,特別是伏案工作容易患頸腰椎疾病,且可能影響下肢靜脈血流回流,導致消化不良及痔瘡。
專家提醒: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卻在無形中造成或加重了官兵的亞健康狀態。預防亞健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具體來說,首先,生活要有規律,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鍾,而且要達到中等以上強度。其次,不能因為工作忙而在飲食上饑一頓、飽一頓的。再次,青年官兵要盡量不吸煙,少飲酒。
心理篇
精神壓力過大,心情緊張焦慮,遇到煩惱事不願與人交流······這些不良情緒在基層連隊中經常會出現。據調查,少數官兵每當到了考學、入黨、學技術、改轉士官及複員轉業等敏感時期,特別是自己的願望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便會感到精神壓力很大。
專家提醒:軍人職業具有任務艱巨、強製性強、危險性大等特點,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少數心理素質相對脆弱的官兵,尤其是新戰士,容易產生不適應現象。比如,一些重要崗位的官兵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心理負擔較大等。
在生活中,官兵們要養成樂觀豁達的心態,學會正確評價自我,正確對待失誤和麵對挫折。緊張焦慮時,可以聽聽音樂,聊聊天,或者看一場喜劇電影,這些都可以消除疲勞、調節精神、緩解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