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博士軍醫深夜成功救治重傷老人
每期專欄
本刊訊(通訊員 吳燕玲 黃雙權)“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2月27日大年初九,解放軍第458醫院門口大屏幕上,前幾天還熱火朝天播放著的各科室給大家拜年的視頻已經撤下,換上了醫療常識和專家介紹,背景音樂正是這首《我的中國心》。就在9天前的除夕夜,兩位博士軍醫,用一台長達5個多小時的跨年手術迎接新年,而這台手術的主角——87歲高齡的獨居老人王老太也迎來了新生。
2月18日20時左右,患有腦梗塞的廣州獨居老人王老太,下樓丟除夕打掃衛生的垃圾,不慎摔倒,從17樓樓梯一直滾到了16樓。
本能地伸手,倒地刹那,王老太雙手鑽心的疼痛襲來。她不停地呼救,可她微弱的呼救很快淹沒在迎春的煙花爆竹聲中。3個多小時後,倒在血泊中幾近昏迷的王老太才被鄰居發現。
“有老人摔倒,流了好多血,快不行了!”
送到就近一家醫院後,因放假無法開展手術,來不及處理就直接轉院到解放軍第458醫院。
19日淩晨零點10分,458醫院急救中心接到求助。應急值班預案立即啟動,急救綠色通道隨即打開,救護車一邊出發一邊了解情況,同時將情況反饋到骨科。
值班軍醫周本根博士正和前來探班的妻子聊著天,想著丈夫值班不能回家,妻子專門做好了飯菜帶到醫院和丈夫一起吃年夜飯。接到病情,周醫生對妻子說:“有急診,可能還會有手術。”
“沒事,我自己先回去,年三十生病可真得急死人,你放心去吧。”妻子和聲細語地說。她心裏明白,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在丈夫眼裏病情就是命令,多年來她已經默默承受並習以為常了。
接到電話,二線值班軍醫徐海濤博士也正在家裏看著春晚,他趕忙放下還未剝完的橙子向科室跑去,隻留下一個身影給家人。
1點15分,載著王老太的救護車呼嘯而至,各項檢查迅速展開。
“老太太臉色蒼白,雙手及全身多處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左手肘關節脫位,左膝骨折,伴隨高血壓3級極高危,檢查顯示全身碎骨有數十塊,傷口嚴重汙染,由於摔倒時間過長,失血達1500~2000毫升,已經幾近休克······”徐海濤博士回憶說。
徐醫生介紹,老太太多處開放性粉碎性骨折,處理起來並不是很複雜,但由於摔傷時間過久,失血過多,創口汙染,加上患者年齡較大,手術就必須更加謹慎。
據張女士說,家裏人均在海外,平時隻有老太太一個人在家。
直到6點35分,手術成功結束,王老太被推出手術室,送回骨科監護。和護士交代後,周本根醫生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工作。8點整,他準時查房,看醫囑,寫病曆······絲毫不見熬夜手術的疲態。
“還是部隊醫院好,不僅留有值班醫生,而且還是這麼得力的醫生,都是博士,不然這老太太就難說了。” 送王老太來醫院的鄰居感動地說。
聽陪同母親在骨科住院的何先生講,晚上聽見走廊裏急切的跑步聲,他就出來看怎麼回事,隻見周醫生的妻子在電梯口依依不舍地與丈夫分別,一問知道有搶救,早上得知手術進行了5個多小時,何先生心裏不禁感慨:尊重生命的醫院,讓人總是感到暖心,難怪母親執意要在醫院過年。
對於醫生來講,這樣的手術也許太過於平常,可是對於患者、家屬卻是新生,對於旁人則是無比的感動。思考良久,何先生將這件事告訴了朋友,並向媒體爆料,我們才得以還原當日的情形。
周醫生介紹:老太太當時情況比較危急,手術主要進行了清創縫合、關節複位和大塊碎骨的處理,要完全康複,還需進一步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