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卿掃了眾人一眼便開口道:“奉天承運,逍遙皇朝皇帝聖旨:五百年前李國昌奉命假意叛亂,而今忠臣去朕心痛徹。然,天下安定為大。朕今日特下聖旨,大唐疆土從聖旨宣讀之日起便重歸於逍遙皇朝。李家父子乃忠貞良臣,追封李國昌為唐一世唐王,其次子李俊卿為二世唐王,世襲罔替,欽此。”下方一片安靜無絲毫聲響,人人都盯著李俊卿手中聖旨。
李俊卿宣讀聖旨完畢卻走下台階對著龍座上的賢宇跪了下去,隻聽其恭敬道:“臣李俊卿謝皇上恩典,謝太子殿下。臣定當如家父一般效忠逍遙皇朝,為我皇守住一片疆土!”
賢宇聞言卻並未立刻讓李俊卿起身,而是再次眯起雙目看向下方眾人。在賢宇一雙虎目的注視之下眾臣似乎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片刻後四位大將軍便順從的跪了下來。接著三三兩兩的大唐臣子也跪了下去,最終站著的卻隻剩下了那位最先與賢宇說話的老臣。其如今雖說沒什麼話可說了,但看那模樣還是不打算臣服逍遙皇朝,賢宇見此情景便將目光落在了老者身上。其雖說並未動彈,但隻要稍稍釋放出一絲威壓又豈能是尋常人能抵抗的了的。
隻是片刻你啊老者的額頭上便顯出了豆大的汗珠,臉色也一分分白了下去。接著其一條腿便跪在了地上,另一條腿顫抖了幾下最終也沒能支持太久。老者見自家身子已跪在了地上卻是歎了口氣,而後便將頭深深的低了下去,見此情景賢宇麵上才又顯出了友善的笑容。
“好的很,既然如此從即刻起大唐便不再存於世上。本宮將其更名為唐州。唐州以後一切事物都交給李俊卿。唐王隻需每年回京將此地情景詳細告知聖上,按時交納各地稅金也就是了。皇上已派了二十萬兵馬來唐州,還派了一位將軍協助唐王辦事。”其說罷麵上顯出一絲玩味之色道:“唐王放心,這將軍並非聖上派在你身旁的探子,從此後他便是你的人了。至於那二十萬軍馬你也能隨意調派,記著,若是哪個敢有不臣之心的可先斬後奏。”賢宇這話雖說是說給李俊卿聽的,但其卻麵向眾人開口,眾人聽了此言麵色不禁又難看了三分。
李俊卿聞言卻是恭敬的接著道:“臣遵旨謝恩。”說罷其又轉頭看了看身後的那些大臣,猶豫了片刻還是問賢宇到:“殿下,這些大臣是保留原職還是盡數裁撤,由殿下親自認命?”李俊卿此話一出大殿中的眾人身子又是一顫,這可是關乎烏紗帽的大事自然要聽了仔細。
賢宇聞言卻是擺了擺手道:“李俊卿,如今你是這唐州的王爺,是替皇帝管一方皇土的大王,這些事情自然有你自家來辦。若是你覺得這些人可用那便留著,若是不可用就重新挑選。本宮如今身為太子不便過問太多,即便本宮將來登皇帝位也是隻看結果如何。你換人也好不換也罷,本宮看的說道唐州的民生,無論什麼人隻要能做事就可用。”說到此處賢宇麵上泛起一絲冷笑接著道:“至於那些壓根就不是做事的人還是回家哄孩子去吧。”
聽賢宇如此說諸人不由的鬆了一口氣,李俊卿倒是神色極為平靜,賢宇如何說他就如何做,這才是做臣子的本分。如今大唐已不複存之,他李俊卿如今的身份是逍遙臣子。就在李俊卿思索之時賢宇再次開口道:“好了,今日之事就那麼定了。立刻發出榜文,將此事告知天下萬民,退下去吧。”賢宇說罷身形卻並未動彈,眾臣見此便識趣的退出了大殿。
沒多少工夫大殿中就隻剩下賢宇與李俊卿兩人了,賢宇淡淡的對著門外說了一句:“房將軍進來說話。”賢宇話音落下便從殿外走近一個身披鎧甲的將軍,看起來很是威武。
此人走到賢宇身旁便跪在地上對賢宇大禮參拜,賢宇見此受了其一禮卻笑著對其道:“房將軍,從今而後你的主子就有兩個了。一位自然是我逍遙皇朝的皇帝,另一位就是唐王。”其說著看了李俊卿一眼對那房將軍道:“還不快快參拜的主子,所謂線管不如現管。”
那將軍聽了賢宇之言無絲毫猶豫難道便對李國昌行了大禮,而後賢宇便將其退了出去。李國昌此時才開口道:“皇帝陛下為何封我為唐王,朝廷完全有能力管轄此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