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決定叫觀望
如果我們反用布裏丹毛驢博弈定律時選擇觀望,讓自己的行為和目的一直處於不確定的狀態,給別人希望,吊足別人的胃口。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執政45年,終身未婚。伊麗莎白登基時隻有25歲,那時她年輕美貌,加上她頭頂上的王冠,讓歐洲大陸的王公貴胄們爭相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渴望與她喜結良緣。
伊麗莎白非常謹慎小心,她將自己的想法深藏不露,從不向各國王侯貴胄關上求婚的大門,但也沒有對這些王公貴胄們表示出特別的好感,每個前來求婚的人似乎都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自己的希望,但是誰也把握不準她到底喜歡哪一個。
1566年,英國國會甚至幹預她的生活,因為他們不想讓英國沒有繼承皇位的子嗣。但是,她什麼也沒有說,依然我行我素,閉口不提結婚的事。
西班牙的領地法蘭德斯和荷蘭低地的叛亂是伊麗莎白當政時期最重大的外交議題。是否繼續與西班牙保持聯盟的關係,是否選擇法國成為英國在歐洲大陸的主要盟友,一直困擾著英國的外交政治家。後來,英國決定與法國結盟。法國國王的兄弟安茹和阿連肯公爵其中之一被社會輿論認為會娶伊麗莎白。伊麗莎白讓他們每個人都抱著殷切的希望,但還是沒有任何實質上的舉動。
在以後的幾年中,安茹公爵在公開場合親吻伊麗莎白,甚至稱呼她的昵稱,但是,伊麗莎白一直在這兩兄弟之間周旋。又過了幾年,英法兩國簽訂了和平條約,而伊麗莎白仍然很有禮節地與他們保持原有的距離。
後來伊麗莎白因為年紀太大而無法生養孩子,再也沒有人來糾纏她。
伊麗莎白很清楚,不管她和誰結婚都將形成聯盟,而另外的人就會孤立她,這樣就會引發徒勞無益的戰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結婚後丈夫將會取代妻子成為統治者,他會想方設法擺脫妻子的控製,建立自己的權力中心。
伊麗莎白為了維護英國的利益,采取觀望的辦法周旋於男人之間,既讓那些王公貴族充滿幻想,又不直接拒絕破滅他們的希望,讓每個人都對她抱有希望,在你來我往的競爭中取得勝利,鞏固和維護了自己的統治。
在博弈時不要急於行動,而可以站在一邊觀望,讓別人主動對你產生興趣。這種看似靜止的策略其實是最有力的進攻,周圍的人會因為對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主動討好你,以獲得你的青睞。給對方希望,但又不完全滿足他們,這就是毛驢博弈的反用。
得不到就貶損它,隻為找個心理平衡:酸葡萄博弈定律
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望著熟透了的葡萄,誰不想摘一串嚐嚐呢?從早上到現在,狐狸一點東西也沒吃,肚皮早餓得癟癟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這誘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來了。可葡萄太高了,夠不著,怎麼辦?狐狸向後退了幾步,憋足了勁,猛地跳起來。可惜,隻差半尺就夠著了。
再來一次。可是越試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碼有一尺。再跳第三次?狐狸餓得實在沒勁兒,跳不動了。一陣風吹來,葡萄的綠葉“沙沙”作響,飄下來一片枯葉。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來就好了。它仰著脖子,等了一陣,毫無希望,那幾串葡萄掛在架上,看起來很牢固。“唉!”狐狸歎了口氣。忽然,它笑了起來,安慰自己說:“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澀,吃到嘴裏難受死了,不吐才怪呢。哼,這種酸葡萄送給我,我也不吃。”於是,狐狸餓著肚皮,高高興興地走了。
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當工作、學習和交際過程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人的內心往往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解脫緊張狀態、恢複情緒平衡與穩定的適應性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得不到的東西就貶損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酸葡萄心理”。用自己能夠接受的理由自圓其說、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嚴重的傷害。
人之所以有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了挫折感。為了解除內心不安,就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類似的合理化的自我安慰,是人類心理防衛功能的一種。
酸葡萄博弈定律就是要求人們擺脫挫折的心理束縛,以一種新的態度重新麵對今後的生活。
丟掉“酸葡萄”,做個快樂的行者
在一本雜誌上,有這樣一篇文章:
中了一個大獎能怎麼樣呢?中了10個大獎又能怎麼樣?沒有錢買卡地亞鑽戒不快樂我早就習慣了,突然又要去適應沒有鑽石之王“希望之星”的不快樂,那又何苦來?
我就認識一對和我們年紀差不多的夫妻,他們過得比我們慘多了——他們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能在家裏多待一會兒,多陪陪兩個可愛的孩子。可是不行啊,為了多賺錢,過上配得上他們身份的生活,他們一年到頭都得不停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想休息?十年後再說吧!可就這樣,他們還總被人恥笑,甚至被鄰居趕出了社區……
對了,你也認識他們啊——大衛·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
也許我能咬咬牙買下一棟獨立別墅,可當鄰居開的是5係列的寶馬,我該怎麼辦,繼續開著自己的本田雅閣丟人?還是瘋狂地借錢買奔馳320?
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瘋狂地借錢買奔馳320,又何必呢!不如丟棄這些比較和嫉妒的心理,找回自己快樂的人生。
很多女人因為好姐妹們與經濟實力雄厚的男朋友在一起,就有了與初戀男友分手找個鑽石王老五的想法。殊不知,豪門生活也需要作出很多犧牲,相夫教子、時刻注意自己言行的豪門生活不一定合適自己。
一個村裏長大的兩個窮姐妹,有一天妹妹嫁給城裏人得了個城鎮戶口,每逢過年過節回到村子裏走親竄戶。姐姐則一直在村子裏住著,一看到妹妹披金戴銀就拿話擠對地:“你看你,戴這些幹啥呀,花錢買這些,太不會過日子了。”妹妹心領神會地說:“姐,我哪有錢買這些啊,這些都是別人給的,家裏還有呢,姐你要不?”姐姐的臉色馬上恢複紅潤,喜上眉梢,抓住妹妹手說:“下次回來也給我帶倆啊,我喜歡這東西很久了……”
這就是妹妹的聰明之處,當姐姐有酸葡萄心理時,妹妹自貶身價一下,讓姐姐獲得平衡。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了無法吃到的“葡萄”時,比如,當我們失去機會時,當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當我們沒有得到提拔時,不妨學學小狐狸,放棄“酸葡萄”,做個快樂的行者。
投資的鱷魚法則:有效的撤退有時是理智的前進
酸葡萄始終給人一種酸溜溜的感覺,沒吃到心有不甘,我們何不痛快地放棄。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臂試圖幫助腳掙脫,則鱷的嘴巴便會同時咬你的腳與手臂。你越掙紮,便陷得越深,此時你唯一的生存機會便是犧牲一隻腳。
在投資博弈中,當你發現自己的行動已經背離了既定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猶豫。止損雖然是很痛苦的,但是可以保全性命。
美國通用公司的前CEO傑克·韋爾奇曾經把許多業績不在業界前兩名的事業部門關閉,這些都是痛苦的決定,但是為了整體的利益,他必須當機立斷,拿出勇氣和魄力進行壯士斷腕式的放棄。可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會下意識地把手伸進鱷魚嘴裏,他們無法放棄已經失去價值的事情。
1964年10月,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總裁鬆下幸之助在分析了方方麵麵的情況後,決定停止大型電子計算機的開發生產。此前,鬆下公司的通信部已經為此項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已經試製成功了該項產品。但是,大型計算機的市場前景不容樂觀,需求量極少。鑒於這種情況,鬆下決定放棄這個項目。決定一經發布,頓時輿論嘩然,來自內部、外部的不同意見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大家的一致意見是:花費五年時間、耗資十多億日元的項目如此放棄,得不償失。如果要放棄,日本國內七家生產廠家中的另外六家也可以放棄,又何必是鬆下公司首先放棄呢?
來自外部的輿論則更有許多猜測,認為鬆下公司要麼是由於技術跟不上,要麼是由於財政赤字才放棄這個項目的。就連一些久經沙場的高級職員,對鬆下的決定也持懷疑態度。當時,鬆下麵臨著諸多的困擾和煩惱,他頂住各種意見和輿論,毅然停止了這個沒有前途的項目,把人力、物力和財力用到其他方麵。後來的事實證明,鬆下的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為什麼鬆下公司在花了五年時間,投入了十幾億資金進行開發,眼看就要收獲時,卻放棄了呢?
原來,鬆下發現,電腦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僅在日本就有富士通、日立等公司在做最後的衝刺,如果此時鬆下公司再加把勁,也許會生存下來,但也有可能全軍覆沒,這就等於用整個公司當賭注。麵對這樣的市場形勢,他毅然做出退出大型電子計算機市場的決策,這是一次清醒冷靜思考後的勇敢大撤退。
要避免鱷魚法則的陷阱,除了上麵所講的當機立斷,果斷放棄外,還有一樣東西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勇氣。麥肯錫資深谘詢顧問奧姆威爾·格林紹說:“我們不一定知道正確的道路是什麼,但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太遠。”
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放棄是爭取博弈的鑰匙。如果努力爭取的東西與目標無關,或者目前擁有的東西已成為負累,或者劣勢大於優勢,那麼放棄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一個青年向一位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3塊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麵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哪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說:“那好,請吧!”
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了青年,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書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麵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然不比我的瓜大,但比我吃得多。
富翁告訴青年人這樣一個道理:貪圖最大往往放棄很多是它的東西,到最後是得不償失的。酸葡萄心理往往使人們把目光盯在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上,拚命地去爭取、去獲得,全不管它對自己有沒有用,會不會帶來危機。交戰時,撤退是最難的,是有學問的,如果無法勇敢地撤退,或許就會受到致命的一擊。瑞士軍事理論家菲米尼有一句名言:“一次良好的撤退,應與一次偉大的勝利一樣受到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