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裝備指標有智能化配電網容量比、配電自動化終端覆蓋率、智能化變電站容量比、分布式能源裝機容量比、智能電表應用率、變電一次設備智能化率能。智能化配電網容量比是體現配電網的應用水平,其計算公式為:智能化配電網容量比=(智能配電網容量/全部配電網電容量)×100%;配電自動化終端覆蓋率是反映配電自動化和設備利用的關係,其計算公式為:配電自動化終端覆蓋率=(“兩遙”以上功能開關台數/配電開關總台數)×100%;智能化變電站容量比是體現智能變電站的應用水平,其計算公式為:智能化變電站容量比=(智能變電容量/中變電容量)×100%;分布式能源裝機容量比是體現配電網係統中分布式能源係統的容量,其計算公式為:分布式能源裝機容量比=(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總裝機容量)×100%;智能電表應用率是反應某一電網區域中智能電表數和總電表數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智能電表應用率=(智能電表數/總電表數)×100%;變電一次設備智能化率是直接和高壓側相連的設備與總設備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變電一次設備智能化率=(變電一次設備中智能設備數/總一次設備數)×100%。
2.3發展性、互動性、協調性指標的構建
智能配電網的發展性、互動性、協調性是保證智能配電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發展性指標有智能配電網變電容載比、供電能力充裕度等,智能配電網變電容載比是反應總變電容量對負荷增長的控製量,其計算公式為:變電容載比=電壓等級變電總量/電壓等級全網最大負荷;供電能力充裕度是體現電網適應電力負荷變化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供電能力充裕度=(電網目前最大負荷水平/電網最大負荷供應能力)×100%。
互動性指標是體現配電自動化係統和其他係統交換信息的能力,常選用高級配電網自動化技術普及率來衡量互動性指標。協調性指標有智能輸配電網變電容量比、高中壓智能配電網變電容量比等,智能輸配電網變電容量比是反應高壓配電網和主幹網在變電容量中的協調性,其計算公式為:輸配電網變電容量比=(上級主幹網變電容量/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100%;高中壓智能配電網變電容量比是反應35kv高壓配電網和10kv中壓配電網在變電容量中的協調性,其計算公式為:高中壓配電網變電容量比=(35kv變電容量/10kv配變容量)×100%。
3.總結
智能配電網建設效果的評估對智能配電網的發展和規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從配電網的可靠性、安全性、設備利用率和技術裝備、發展性、互動性、協調性等方麵構建評估指標,為智能配電網係統提供了完善的評估指標,從而為智能配電網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王敬敏,施婷.智能配電網評估指標體係的構建[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9(06):65-69.
[2]張心潔,葛少雲,劉洪等.智能配電網綜合評估體係與方法[J].電網技術,2014,38(01):3642-3646.
[3]姚剛,張海彪,李滿堂.基於GIS的配電網智能評估規劃係統[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3,29(01):51-54.
[4]肖靜.基於GIS的配電網可靠性評估係統的設計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0,(3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