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怎樣破譯“石鼓”的秘密
“石鼓”是一些鼓形的花崗石,它是我國古代的文化遺寶,現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館和孔廟。
直到今天,人們還沒有探究出這些石鼓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們最初作用是什麼,它們到底產生於什麼時代。成了中國曆史文化研究上的千古之謎。
這些石鼓是唐朝初期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風翔地區發現的。它們造型獨特,而且上麵還都刻有古老的刻石文字。
這些石鼓共有10麵,每一麵上都有刻石文字。雖然這些文字很難辨認,但可以肯定,每麵鼓上的文字內容各不相同。清代以前,隻有文人、學者才看重它們。這些鼓狀花崗石經受住了磨難,一直保留到今天。
石鼓最初被發現時,文字就已經有缺損了。宋代的歐陽修隻見到了485個字,在他稍後的趙堯卿則隻能看到417個字。而元代的記錄中,隻有356個字,到了乾隆年間,就隻看到310個字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字剝落得十分厲害。所以,早期的拓本對研究石鼓有著重大的意義。今天,人們對這些文字的屬性已經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大家都認為這些文字是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的一種大篆,考古學上稱之為“史籀文”。它們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刻石文字之一,其書法水平和篆刻藝術都稱得上是一絕。對這些石鼓文的內容,大多數學者認為,每麵石鼓上的文字實際上是一首四言詩。而這10麵石鼓上的10首詩是一組詩,它們彼此相關。可這些詩到底描寫的是什麼呢?研究石鼓文的專家們繼續深入探究,但是,大家各自考證的結論,往往因為沒有史料記載和其他可信的證據為依據,大多難以使人信服。
現在學者們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這些石鼓是前秦時作的,但是,它們究竟屬於哪代君王執政時的作品,這又無法確定。
而能破譯石鼓文的人也不是沒有。有人甚至已經破譯了全文,但這畢竟是一家之說,不被大多數學者承認。
現在對揭開石鼓之謎,雖然都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但又都缺少說服力,因此要揭開這一千古之謎還需更多的證據。
是誰滅亡了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文化發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雖然在高達4000公尺的高原中,但它具有豐富的水量,一片綠茵,陽光充足,是農業立國的最好地方。在這裏,印加人胼手胝足,慘淡經營,以最進步的方法建築了漂亮宏偉的宮殿,並且遵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這是多麼安祥的一個部落。印加人信奉太陽教,接受太陽神統治帝國的說法。他們還有進步的政治製度,能夠推動完善的法律來治理百姓,絕不以嚴刑酷法刁難人們。
以農業立國的印加人,早在公元前四百年就知道集約栽培法,他們栽培玉米的技術是高超而無人能與之相比擬的,此外印加人在紡織品的生產技術上,更有偉大的突破,各色各樣的織法以及各種形態的精致圖案,都具巧奪天工的技巧。
由於發掘了金礦,在帝國莊嚴的宮殿建築上,四處均鑲著金飾品,燦爛耀目,光彩輝煌,但這也同時為其本身帶來了不幸的災難。
在印加帝國到了多拿卡巴克王統治時,造成了印加無以倫比的盛世,多拿卡巴克王死後,把印加帝國分為兩部分,傳與瓦斯卡爾和阿達瓦爾巴兩個兒子來統治,於是在1532年,手足相殘,互不相讓的戰爭種下了自取滅亡的禍因。
“他們在太平洋上,乘坐浮於水麵的大房子,擲出快如閃電、聲如雷霆的火團,漸漸靠近了。”正如預言所說,貓眼、尖鼻、紅發、白皙的皮膚、蓄著胡須的天使回來了,印地安人甚至沒有抵抗,便獻出一座空城逃逸了。
其實,他們錯了,這一批被誤認為神靈的人,是西班牙征服者比薩羅和他率領的180名士兵。
比薩羅深知必須擒獲印加帝王的皇帝,方可擄獲更多的金銀財寶,於是比薩羅和同來的西班牙籍神父商量後,邀請阿達瓦爾巴——印加皇帝前來卡薩瑪爾卡鎮,接受天使的蒙召,阿達瓦爾巴帶著2000名壯士,手無寸鐵地誠心接受召見,誰知竟然遭受監禁的命運。
比薩羅囚禁了皇帝,便將所有珍寶集中,並冷酷地殺死國王,以除後患。
貪得無厭的比薩羅在殺死國王後,率兵前往印加首都庫斯科,企圖搜尋更多的寶藏,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在庫斯科城中,無論是宮殿、神廟都空無一物,連稱為“太陽的尼姑庵”中百位美女亦不知去向,整個庫斯科城成了一所死的城市。
究竟印加帝國的人們以及財富,何以霎時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至今仍令曆史學家們費思難解。
有一種說法是印加人民自知抵抗不過刀劍銳利、心思狠毒的西班牙人,於是用竹筏載滿國王的木乃伊,和國內所有的金銀財寶,經向上天祈禱過後,把這些昂貴的寶物沉到250公尺深的的的喀喀湖中。
然而仔細思考,印加人擁有7萬精銳騎兵,難道不敢和180名西班哥人做殊死戰,而任由比薩羅橫行霸道?卻私下做大遷移,逃向不為世人知曉的高山中,這似乎不能令人滿意。
然而今日許多考古學家在綿延的安地斯山脈中,陸續發掘到許多印加帝國的遺跡,證明印加人確實曾經拋棄辛苦經營的帝國,而在蠻荒的山地中再建王國。
在瑪殊比殊,考古學家丙海姆發現了一個洞穴,兩邊排著雕鑿極工整的石塊,可能為一陵墓,陵墓上是一座半圓形建築物,外牆順著岩石的天然形勢建造,契合的巨石間插不進一張紙,牆是用紋理精細的純白花崗岩方石砌成,匠心獨具,頗有藝術價值。在這山上的墓穴中的骨骸,女性占絕大多數,從其中貴重的明器也表示她們是重要的人物,是否當年“太陽的尼姑庵”中的美女被送到這裏,繼續為印加帝國祈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