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談話類主持人節:目 策 劃2(3 / 3)

(五)氛圍

談話類主持人節目中,廣播采用的多為直播,電視采用的多為錄播,但是不論采用什麼方法,都有一個現場氛圍的問題。

談話類主持人節目以“話”為本,通過大家的辯論,可以讓各種觀點來回穿插,相互交鋒,引起人們的關注。現在的問題是許多節目缺乏這種氣氛。

其中的原因一是選題本身就不具備辯論性,辯不起來,比如“吸煙好不好”、“由誰生孩子”等,談話很容易一邊倒;二是主持人缺乏引導辯論的意識。某些主持人為避免話題出現偏差、或出現失控場麵,通常會有意地控製現場嘉賓或聽眾、觀眾的分歧,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節目缺乏辯論的火熱氛圍。

談話類主持人節目的人際交流特點還要求要注重談話的現場氛圍。有的演播室環境太舞台化,有的則近乎法庭形式,這無疑造成了一種緊張、僵硬的氛圍,不利於平等交流。

還有就是在節目剪輯中,往往將主持人的差錯統統剪掉,好像主持人永遠不會出錯,隻有參與者會出錯。這種“太幹淨”的狀況,有時也會造成現場氛圍的“變味”。

談話類主持人節目的語言特點要求是談心式的,要求實話實說,要求主持人樸實無華。在看似隨意中,輕鬆自如地駕馭節目,營造現場氛圍。主持人的語言該風趣時就要風趣,要讓現場的嘉賓與群眾感到親切自然。主持人要準確地控製現場,不時地製造趣味點。趣味點是通過語境由嘉賓或現場群眾一句幽默或生動而又含義頗深的個性化語言引出的。每當這樣的語言出現,主持人應及時抓住,以自己幽默風趣的語言,把一個點在現場予以擴展,從而產生活躍的現場氛圍。

(六)手法

富有價值的談話類主持人節目,在多種表現手法的運用上,必有獨到之處。隻有成功地運用多種手法,才能完成多種指向的追求,創造出特色。

1.畫麵的巧妙運用。作為電視談話類主持人節目,電視的最大優勢在於生動形象的畫麵。而談話類主持人節目突出特點是進行麵對麵的交流,一切盡在談話中。雖然因其可以消除距離感,有些節目還擁有一定受眾,但這類節目的基本樣式卻在無意識地疏遠著電視的本體功能。畫麵承載功能的淡化勢必影響此類節目的“視覺效果和表現力”。所以,作為談話節目,應該揚畫麵優勢之長,發揮其客觀記錄、細節捕捉、表情達意、起承轉合等作用,以此強化視覺的衝擊力,豐富節目的表現力。

2.時空的精心轉換。談話類主持人節目總是框定在不同的現場。它的好處在於有利於主持人組織調度,方便雙方交流。但在同一不變的時空中活動,容易讓人失去新鮮感,產生心理疲憊。所以,當主持人進入話題時,要根據節目的需要,不斷進行時空轉換。要依據主持人的話語手勢,把演播室內外有機結合起來。

3.藏而不露。廣播電視作為表現力最強的媒體,人們對其“載道”的期望值很高。而談話類主持人節目因其敘事明理的特有形式,基本是在進行一種“高台教化”的實踐探索。但如果教化的功利目的太突出,理性色彩太濃厚,手法太直白的話,往往會影響受眾的興趣。因此教化要以鮮活的社會生活內容來承載,藏主題於節目的推進之中。

總之,一檔成功的主持人節目必然離不開精心的策劃。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就必須緊緊抓住策劃;欲主持人節目石破天驚,就必須緊緊抓住策劃。不論什麼時候,都應牢記“良好的策劃是成功的一半”的至理名言。

附:《小人物》談話節目策劃稿樣本

《小人物》談話節目策劃稿樣本

一、背景分析

1、市場分析:

近年來,電視屏幕上的人物專訪類節目琳琅滿目、層出不窮。上有中央性電視媒體CCTV的《藝術人生》、《麵對麵》,下有地方性媒體,如北京電視台的《超級訪問》、鳳凰電視台《魯豫有約》等。節目樣式多種多樣,內容各有千秋。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上述節目所關注的對象都是時下的熱點的大新聞對應的大人物。

隨著近年來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文化多元化已經成了大勢所趨,再加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關注基層人物,平民百姓生活的得到廣泛的重視。因此我們策劃開設以關注平民生活為主的人物專訪類節目《小人物》。。我們的節目還不同於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的子欄目《生活空間》,以紀錄片的形式“講述老板姓自己的故事”。本節目的目的在於通過主持人與平民的直接交流,展示平民的生活,反映社會現象,政府政策。

2、節目競爭分析:

(1)雖然目前電視媒體人物專訪類節目眾多,但以關注平民為主、以普通人為主要采訪對象的節目少之又少。

(2)從新聞的接近性角度考慮,關注平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我們媒體的態度,即關注受眾、尊重受眾。

(3)我們的節目關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由於平民生活不可避免多樣性,必然帶來節目的多樣性,因此,我們的節目注定內容豐富,層麵多樣。

3、受眾分析:

近年來芙蓉姐姐、水仙妹妹等現象的出現,與一定的當代文化根源有關,即渴望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同時受眾還有著共有的心理特征,即渴望了解的心理需要。而了解與自己最接近的普通人的生活,從中關注社會問題,政府政策等大大符合受眾需要。

二、欄目宗旨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策劃在整合人物采訪和專訪節目的基礎上,創辦一檔平民人物專訪欄目——《小人物》通過平民的生活展示社會發展變革,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敘述方式來進行評論,以平民的思維角度。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家、政治與未來發展等問題。

三、欄目定位

找準欄目的定位,才能找到創作的突破口。《小人物》的定位有一個方針,兩個基點:

一個方針是指以中央媒體為立足的方針,覆蓋廣泛,影響力強。

兩個基本點分別是:

一是要做帶有新聞性的平民人物專訪欄目。我們的節目不是娛樂節目,而是一檔新聞節目,在節目的內容及選題方麵要有新聞性和典型性,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同時考慮受眾需要,離開了觀眾的需求,電視服務節目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是加強人文關懷,突出紀實性。加強人文關懷,既是對於節目內容的定位,也是對於節目受眾的考慮,同時還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強調紀實性,在於突出被節目的新聞性,即節目的內容要有時效性,通過紀錄平民的生活,進而紀錄社會的發展。

四、欄目要求

1、新聞性,主要是針對節目的選題,要注重新聞性因素在其中的比重。

2、特色和思想性,我們的節目不是時簡單的問答,也不是簡單的采訪對象講述,更不是像CCTV的《DV講述》一樣簡單呈現事實的新聞性節目,我們是針對平民的人物專訪。同時我們也不是簡單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是要以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去見證社會的發展,監督社會的變革,傳遞百姓的聲音。

3、可視性:首先,欄目的選題應當與老百姓生活息息有關,為老百姓所普遍關注。其次,在節目創作中應當巧妙地融入人文關懷,善於從當事人的生活中挖掘出其中所蘊含和折射出的人文精神,以真實、真誠和真情感染觀眾。此外,還應綜合運用各種報道手法和電視元素,不斷更新美化欄目的外包裝,在不忽視紀實性的前提下,增強節目的視覺美感和整體表現力。

五、欄目形態

1、主持人:男女主持都可以,強調其活力、親和力、觀察力。

2、表現形式:節目現場主持人和采訪對象的一對一直接交流,以交談的方式,主要是采訪對象的自己講述為主。

3、傳播方式:按期播出,前期做好節目內容預告。同時通過開設節目博客等方式,注重節目後期與觀眾的互動交流。

六、欄目設置及相應選題

《小人物》每周一期,每期從一個平民的生活,關注一個社會熱點話題,節目長度均為15分鍾。

每期節目前期由記者選定采訪對象,並進行前期采訪。節目中由主持人對選定對象進行深入訪問,配以音樂、相關新聞、紀實短片和解說詞。還可以加入之觀眾和嘉賓參與點評等。

七、欄目播出

首播:每六 20:05。

重播:每日 22:05。

八、欄目風格及特點

1.欄目風格:平實不失嚴謹,鮮活不乏深度。重視人文關懷,突出新聞品位。

2.節目特點:

①熱點:觀眾關心的時政新聞。

②賣點:展現百姓的生活。

③視點:提供了一個用眼睛去普通人的生活的窗口。

九、欄目包裝

1.片頭一個,長度15″秒。

2.節目預告宣傳片一個,長度20秒″。

3.片尾一個,長度15秒″。

4.背景音樂。

十、人員安排

製片人1名,主持人1名,記者1名,編導2名,攝像4名,後期技術製作人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