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夢正在發揮巨大感召力(1 / 2)

中國夢正在發揮巨大感召力

特稿

作者:蔡名照

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不久,習近平主席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提出實現中國夢;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時的講話中,對中國夢作了係統闡釋。此後,習近平主席在不同場合多次論述了中國夢。他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他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就是讓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強調,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他還強調,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習近平主席的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近日,我們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座談會,請一些普通民眾暢談對中國夢的理解。來自江蘇常州的裝修工人賀先生說:“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夢,我們感到有奔頭,可以大膽地設計自己的夢了。這個夢是中國的,也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農民工陶先生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盼得到,摸得著,我們對兒女的教育有了更多期待,對老有所養有了更多安心,中國夢離我們很近。”中國政法大學一位研究生說:“提出中國夢,是向世界宣示了中國正在崛起的信息,我們倍感自豪,學習有了更大勁頭,未來必將屬於我們年輕人。”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說:“中國夢的提出,避免了我們行動的盲目,我們為什麼、該做什麼,都有了明確方向,心裏很踏實,因為習主席已經告訴人們該如何奮鬥。”我相信,像這些農民工和大學生一樣,每個中國人都對中國夢有自己的理解和期待。在互聯網上以“中國夢”為關鍵詞,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出相關文章1億多篇。

中國廣大民眾的上述反應,說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已在中國人民心中引起強烈共鳴,成為全社會熱議的話題。為什麼中國夢能夠引起如此強烈共鳴呢?

中國夢引起強烈共鳴,反映了億萬中國人民的美好憧憬。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但也經曆了不少的磨難。從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在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裏,屢遭世界列強入侵,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世所罕見。磨難使中國人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落後就要挨打”;形成了一個共同理想,就是“振興中華”。從那個時候起,尋求民族複興之路,就成了中華兒女不懈追求的夢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頑強奮鬥,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經過60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現在中國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國夢,開啟了中華民族新世紀的築夢工程,使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民族振興的渴望被空前激發起來。

中國夢引起強烈共鳴,來自人民對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心。今年6月,廣東省省情調查中心所做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對中國夢表示認可和樂觀,認為中國夢能夠實現的高達89.4%。人們對中國夢充滿信心,是因為我們找到了通往夢想的正確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蘊含著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偉大實踐、新中國60多年持續探索、近代中國170多年曆史經驗、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傳承,具有深厚的曆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沿著這條道路,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經濟總量增長142倍,城鎮居民收入增加71倍,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夢想、接近目標。這使人們堅信,隻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地拓展這條道路,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