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產業在21世紀已逐步擴大自己在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中所占比重,成為具有統治力的現代傳媒產業。在這個充滿競爭的21世紀,電視節目以其信息容量大、娛樂性強、演播方式多樣化等特點,深刻影響著數以億計的受眾。
作為電視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持人是溝通電視與觀眾的重要紐帶。眾多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都以其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的應變、控場、口才表達能力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如今,主持人這種職業在當代社會上具有豐厚的物質回報,主持人本身也常常被許多人奉為精神的偶像,其魅力之大,足以使無數青年才俊心向往之。
客觀而言,一個主持人若要想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優秀節目,在諸多能力要求中,場景應對能力尤為重要。因為無論主持人之前做過多麼充分的準備,在節目直播或錄製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事先無法預料的情況,這就需要主持人調動語言、表情或動作隨機應變,予以化解,避免形成尷尬局麵,從而保證節目順利進行。如有可能,這樣還能即興製造出一個節目亮點。
主持人的現場應變還要追求質量,不僅要做到即時有效,還要符合情境。在遇到突發情況時,首先穩定心理狀態,做到不慌張、沉著冷靜;然後打開思路,以得體、明晰而富含真實情感的語言使節目平穩過渡,讓觀眾產生認同感。在綜藝類節目中,主持人還應盡可能使用機智幽默、耐人尋味的語言,給人以審美享受。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具備場景應對能力的優秀主持人呢?在麵對直播或者其他節目時,如何才能成為受人喜愛的明星主持呢?在節目製作出現突發狀況時,主持人如何機智地應對呢?在主持不同類型的節目時,主持人即興語言又該如何適應不同的風格?許多懷揣明星主持夢想的年輕人都力求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或者,還有更多的問題。想知道怎樣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對於即將或準備從事主持行業的青年學子們,主持愛好者們、乃至從事多年主持事業的專業人士而言,在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實踐之外,選擇一本理想的參考書是再好不過的了。
這本《主持人場景應對技巧》采用理論與實踐例證相結合的形式,一方麵為您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實用技巧等,另一方麵通過相應案例幫您建立具體的印象,從而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本書重點闡述了節目主持人在直播節目、談話類或綜藝類節目中現場應對的方法。以臨場應對的綜合技巧開篇,從開場導入、話題進行、即興采訪、受眾交流、嘉賓把握、困境解圍等方麵分別列出了節目主持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場景,並通過大量實例來進行說明。最後一篇彙集了眾多知名主持人的臨場應對妙語,並進行了適當點評,是應對實例的集中展示。概括來講,如果掌握了這本書,您將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從而輕鬆成為場景應對的高手。
此外,本書是第二次修訂版,在保持第一版體例不變的情況下,更新了大部分當今名主持人的現實案例,以關注時代的發展,並滿足年輕讀者的閱讀需要。
一、何謂場景應對
一般說來,任何節目主持之前都有一個準備的過程,通常稱之為“案頭工作”。充分細致的案頭工作將為節目主持鋪設一條通達理想境界的陽關大道。通過前期的準備工作,可以構思一個主持的方案:什麼時候說什麼,怎麼說。根據這個方案,主持人就可以從容上陣,有板有眼地施展一番了。
然而事情並不都那麼稱心如意。案頭準備時難以預測的偶發因素隨時可能出來打破你“照本宣科”的美意;節目進行中意外捕捉到的信息又為你的主持準備了即興創作機遇;更不用說主持任務突然來之,你隻好“赤手空拳”地被請到了主持現場……因此無論怎麼說,主持人的主持決不應該滿足於“說現成話”、“背台詞”,而應帶著一種強烈的創作欲望上場登台,審時度勢,把握機會,隨時準備著進行臨場發揮。因此我們提出了“場景應對”這個話題。
場景應對即臨場應對,是運用既定文稿的創作性語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對眼前事物的即興發揮。廣義的場景應對包括常態和非常態兩種情況中的語言運用。不過,為便於深入說明節目主持人語言活動規律,我們把常態的即興語言稱作“即興發揮”,突出其“既定中的即興”之特色,把非常態的即興語言稱作“隨機應變”,突出其“不測中的應變”。
先談狹義的即興發揮。廣播電視節目是眾多工種、眾多環節、眾多專門人才智慧的結晶。節目播出稿、串聯詞基本由經驗豐富的專人撰稿,而且幾易其稿方能定局。串聯詞是把整台節目串成一條熠熠生輝的美麗項鏈的那根線,它本是主持人再現主題、渲染氣氛、推進進程、組織觀眾的基本依據,主持人的任務主要是通過很好地表達既定串聯詞來完成的。但是,隨著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和形式的日益出新,現場直播、嘉賓參與、觀(聽)眾參與等活躍因素越來越多,一些環節的設定本身就需要主持人本著節目宗旨,依據現場動態做出生動得體的即興發揮。即興發揮有預設的成分,但具體的詞句需要主持人根據現場情況靈活機動地加以組織,其作用是強化主題、烘托氣氛、溝通現場內外。主持人能否“有”及是否“善於”這種即興的語言創作,對於廣播電視節目的成敗優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即興發揮往往被看做是一種無意的成功,是經驗、靈感加“小聰明”的產物,“可意會不可言說”。其實不然,所謂“臨場”,固然是難以預料的,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既然是“發揮”,總有一定的前提條件和客觀因素作引導,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準確理解的話,所謂“即興發揮”,是主持人知識麵、敏感度和思辨力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它是有方法、可言說、能操作的理性的結晶。
即興發揮應當遵循這樣一條原則,就是必須貼近節目的主旨內容,要能夠完善節目的藝術效果。我們不讚成信口開河、離題萬裏的耍貧嘴,更反對無病呻吟、故作姿態的賣乖巧。
再來談談隨機應變。隨機應變是為了獲得逼真、熱烈的藝術效果,綜藝節目大多采用錄播加直播的形式,在,直播中迸發出鮮活、高明的即興創作的同時,也預示著風險的存在,如技術方麵的故障,忘詞的窘迫,節目時間的長短等意想不到的情況都可能發生,而圓場補台,使節目得以順暢進行,往往全靠主持人臨場應變,力挽狂瀾。隨機應變雖然同屬於即興發揮,不過它專指“不測”情況下的即興創作。上文所談的常態下的即興發揮,有它,則錦上添花,無它,亦無傷大雅;而非常態下的隨機應變,無它,定會陷入窘境,有它,則柳暗花明,絕處逢生。
二、臨場應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