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 布置(1 / 2)

隨著民團規模的擴大,即便張宏已經建立起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行政體係,但每天部下所遞交上來的各種文件仍舊多如牛毛,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和林鳳祥二人就算本事再大也終歸越來越力不從心,於是很自然的,在占領區一些思想相對開明的,接受了張宏思想,同時心中還存有反清複明念頭的讀書人在經過重重審核後便被作為幕僚招攬到了軍隊的核心部門。

在八股文科舉的製度下,“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在社會上流傳甚廣,不過讀了書,認了字的人畢竟多少還是有些見識的,在大事決斷上他們或許迂腐無能,但要論起物資調配,人員管理倒還能做的差強人意,隻不過在民團之中,他們的地位也僅僅類似參謀罷了,畢竟張宏的絕對領導地位是不容動搖的。

“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果然都是書呆子。”屏退了那個幕僚,此時的張宏微微歎了口氣,這家夥所提出的後勤物資籌備有沒有完成?無疑是沒有的,但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時間無疑極為重要,甚至在有些極端情況下,幾分鍾都就決定勝負,要是每次進攻前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那仗就不用打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今的張宏算是領會到這句話的意思了,民團中真正能把握大局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林鳳祥,自己,或許還要算上周雪,滿打滿算也隻有三人而已,而廣西北方便是湖南,這個省份在近代的中國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別的不說,僅僅著名將領就幾乎有一半來自那兒。

“曾國藩,這個大敵早晚要登場,論才能,民團暫時沒人可以與他比肩,想要平定天下,至少得招攬到和那家夥不相上下的人才。”可以掌控全局的戰略人才的緊缺一直是民團難以彌補的短板,如今幕僚的這一番話有讓張宏心中湧起了一種極為緊迫的壓抑感。

當下廣西離全境光複已經不遠了,而洪秀全很快也會北上湖南,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火燃燒到滿清統治的腹地指日可待,到時候朝廷一定會拚死反撲,畢竟西南邊陲戰局即便再糜爛,也不至於影響到整個王朝的統治,但若義軍繼續進攻,湖南,四川等地一旦淪陷,就會嚴重動搖帝國的統治根基!

中國從來不缺乏人才,隻不過如今的科舉製度選拔出的讀書人大多都是迂腐無能之輩罷了,滿清雖然極端保守狹隘,半點不肯更改祖宗留下的製度,但在麵臨生死危急時可就說不準了,曆史上從團練起家的湘軍最終完全代替清朝的主要武裝——綠營兵就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而在如此情況下,大量的人才便會趁勢而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等無一不屬此類。

“對了,左宗棠似乎是個不錯的人選。”此時的張宏不斷地盤算著未來可能麵臨的局勢,而突然間,他的腦海中冒出了這麼一個名字。左宗棠,自己對他的印象極為深刻,這主要是此人發跡前窮困潦倒,但卻從未放棄過兼濟天下的理想,也正因為如此,這家夥常被自己的高中老師用作激勵大家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