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大軍壓境(2 / 2)

“如今的民團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匪徒了,我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會改變曆史的軌跡,這種時候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能浮躁焦慮。”想明白了一切,這幾天仍舊留在武宣處理這個政務的張宏也平靜了下來,他如是安慰自己,民團從區區百十號人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足以說明這一組織的潛力,隻要穩紮穩打,再造中華絕非遙不可及之事。

八千人馬向南開拔的決定已經做出,而這直接導致了武宣一帶空虛,對此張宏雖然有些後悔但卻絕不害怕,他實在是太清楚自己這手下看似不起眼的兩千洋槍隊擁有多麼可怕的戰鬥力了,光憑這支力量,莫說是防守,就連進攻也是綽綽有餘。

民團的一切工作都在高效有序地進行,而在距官村之戰數月之後,遲鈍麻木的清政府也終於緩過了神來,根據前線騰龍秘諜的報告,參加此戰的清兵將領可是倒了大黴,從北京來的聖旨把烏蘭泰及其手下無一例外全都下獄查辦,而遠在桂林一帶遙控指揮的朝廷主帥賽尚阿也連帶落了個革職留有。

打了敗仗的替罪羊被處理了,北京皇帝官員們也算是出了口氣,不過誰都明白,即便是這麼嚴厲的處分,對於廣西糜爛的戰事來說也根本起不到絲毫作用,於是乎,清廷無奈,隻得再次咬了咬牙拔出了大量物資開始調動臨近各省的部隊。

“清兵集結廣西北部殘軍五千餘人,同時調四川達洪阿,巴清德及湖南江忠源部,再配合各地鄉勇團練共計五萬餘人,韃虜各軍已於近日彙於桂林,糧草軍械也均調配完畢,即日便可南下,戰事一觸即發,望我軍早作準備。”

這是潛伏於北部的騰龍秘諜傳來的最新消息,不過對此張宏卻並不緊張,畢竟桂林與武宣之間的距離可一點也不近,便是急行軍也需花上三四天的功夫,而清軍此次各軍隊來源雜亂,指揮調度起來可不是一般的難,估計等他們拖遝扯皮下來,最快也得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發兵南下吧。

“滋令廣西民團林鳳祥部從即日起抽調精銳士兵北上協防武宣,紫荊山一帶各級官員疏散婦孺百姓,不得有誤。”這是張宏下達的最新命令,在他看來,南征的士兵在半個月內至少可以在前線聚集其五千兵馬,而這些人又都是經曆了戰鬥的老兵,他們配合上兩千洋槍隊想要打贏腐朽清軍應該不成問題。

張宏的算盤打得不錯,不過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就在這一天,一名衛兵突然神色慌張地闖進自己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