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所有高層將官立刻打點行裝,整理一切文件資料,明日一早即出發南下,還有,立刻飛鴿傳書通知林鳳祥,清點評估從那些土豪劣紳家中收繳來的所有財物的價值,我要盡早得到準確數字。”張宏是最早得到這一訊息的人之一,不過他並沒有如同其他人那般欣喜若狂,而是僅僅臉色平靜地下達了這兩條命令。
作為主帥,張宏所考慮的問題自然要比其他人多得多,的確,民團占領了半省之地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不過這也同樣意味著他需要直麵洋人了,對於歐洲人,來自後世的自己並不陌生,但要是論起和他們打交道,那可就有些讓人無處下手了。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還處於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他們要遠比後世來的凶殘,和他們做交易搞不好一個不慎刀兵相見都不是沒可能,畢竟如今的中國人在這些家夥的眼中可僅僅隻是一群處於蒙昧階段的“野蠻人”罷了,掠奪你那是天經地義,在如今的國際上,真走到了那一步別說是博取些許同情,恐怕不引來其他列強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防城港,但願開放那裏不會成為戰爭的導火索吧。”這幾天張宏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因為通商口岸位置的緣故,當下的廣西沿岸幾乎沒有洋人船隻,而出於購置機器以及引進技術的緣故,自己必須通過貿易來吸引歐洲商人,於是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防城縣就成了第一選擇。
歐洲需要的中國產品實在是太多了,從瓷器,茶葉到絲綢,布匹,這些貨物運到歐洲能賺取的利潤最少也能達到百分之三百以上,可以想象,防城港一旦開放,那裏將迅速繁榮起來,不過張宏不是笨蛋,從中國買走貨物可以,但歐洲的各種商品是絕不允許在廣西傾銷的,開玩笑,那些大工業產品一旦泛濫成災,民族工業還怎麼發展?民團的各項經費從哪裏籌措?
張宏的這項政策雖然會讓很多歐洲商人得利,但也同樣會導致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長此以往那些世界列強可能會答應嗎?到時候衝突一起恐怕即便不刀兵相見他們也會給予民團巨大的壓力,甚至是大力支持清政府。
“算了,閉關鎖國肯定是沒有出路的,船到橋頭自然直,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想到未來這種種坎坷,此刻的張宏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隻能如此不斷地安慰自己,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國實在是被歐洲甩的太遠了,雙方的接觸本就建立在一種不平等的基礎上,而作為弱勢的一方隻能忍辱負重,以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