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的命令是讓商會自由發展,但這實際上這隻是一個讓其有充足的發展空間的權宜之計,自己最終還是要將它收歸公有的,廣西這個時代經濟極為落後,因而物產也就相對匱乏,民團地盤暫時不大,或許感覺不到,但日後一旦與準備與清廷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那麼各種物資儲備就必須大量通過與外地的交易來籌集,到時候商會這種組織就是頂梁柱。
“哎,商會,商會,滿清真是什麼事都沒辦成,偌大的廣西居然連個像樣的商人組織都沒有,真是讓人頭疼。”此時此刻,心中閃過諸多念頭的張宏又是一陣煩亂,他雖然是穿越者,但所了解的後世的知識大多極為模糊,也不知道這滿人是幹什麼吃的,把中國整的半點近代化樣子都沒有,幾乎每一樣東西都要草創,自己又不是神仙,哪有這麼大的本事?
也許是院子裏的微風能讓人稍稍平靜,許久,憂心忡忡的張宏一直站在原地動也不動,他想了很多很多,這清朝的情況簡直比前世課本上描寫的還要糟糕許多,中華有史以來數千年那一朝不是遠遠領先於世界?而自滿清入關以來,禁海,鎖國,抑商,焚書,漢人文化的精華他們沒學到,糟粕倒是被發揚的如此光大,此刻自己心中除了痛惜也就隻有驅除韃虜這一個念頭了。
“報,稟主公,工匠們新製洋槍已經完成,此刻正在門外等候。”張宏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而這一切直到很久之後才被一名衛兵打斷,回過神來的他心中微微有些抑鬱,因此對洋槍的質量也就下意識的有些懷疑。
“這麼快就做完了?待會試射不會又炸膛吧。”此刻張宏的臉上沒有露出絲毫喜悅之色,他隻是淡淡地問了一句,畢竟“慢工出細活”這話雖不絕對,卻也是極具代表性的。
“稟主公,工匠們隻是替換了第一次的所製洋槍的槍管,因而迅速,他們已經親自用洋火藥試射了數次,並未出現任何問題。”麵對主公的懷疑,衛兵做了詳細的解釋,而此刻,張宏的臉色也終於變了變,本土化量產的合格洋槍,民團第一次的武器革命在幾經波折後,或許就要真正地開始了。
(注:禁海,鎖國,抑商,焚書這些政策雖然是漢人首創,但在曆史中從未成為主流,也未對中華文明產生太大危害,而清朝,尤其是清朝中後期卻將這些舉措徹底地貫徹並延續了百年,實在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