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縷玉衣(2 / 2)

秀才的話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魯老大一夥兒聽的,可杜銘川卻覺得是說給他聽的,這口氣像極了當年七星陣的孫天壽,完全是一個老師在教學生。

魯老大聽得有點泄氣,便問旁邊的江二爺:老二,你看呢?

江二爺冷笑了一聲,說:我們兄弟冒死得來的東西就值這點錢?罷了,李爺既然是行家裏的行家,我也不多說,咱先談談你要的那件貨,談好了,這些東西你們一並拿走,談不成,也別想三十萬就賺弟兄們的便宜。說完朝坐在沙發裏的另一個人使了個眼色,老三,給他看看。

他嘴裏的老三是個胖子,一直坐在沙發裏不曾說話,不知是不是常年幹盜墓的活兒陽光見少了的緣故,臉色慘白得很,雙眼無神,眼圈周圍一圈青黑色,看著像死人一樣。聽了江二爺的話,他才艱難地騰了騰身子,從一個黑包裏拿出一台平板電腦,開了電源點了幾下遞過來,還沒等李秀儒接住,胖子手一哆嗦差點就讓平板電腦跌地上了。鬼手阿六眼疾手快,沒見他怎麼動,已經用白玉般的兩隻手指夾住平板電腦,穩穩地交到秀才手裏。魯老大怒衝衝地罵道:老三你他娘的吃了瀉藥啦!

這年頭,盜墓賊都用上平板電腦了,杜銘川心中感慨又覺得好笑,就沒去注意這老三的情狀,卻瞥眼瞧見李秀儒接過來的平板電腦裏的照片,當時就驚愣了。

圖片所示是一件完整的玉衣,玉片緊密相連,頭罩、上衣、袖子、手套、褲筒和鞋件件完整,連成一體,從顏色看,玉片間編綴的是銀絲,衣服鎖邊的也是銀絲,應該是一件銀縷玉衣。

玉衣也稱玉匣,傳說穿在人身可以保存屍體不腐,常見於戰國至漢代的墓葬。舊時王者入土所穿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以此來說,這銀縷玉衣自然比不上金縷玉衣華貴,但國內金縷玉衣目前已出土多件,而銀縷玉衣卻隻在彭城出土一件,現藏於彭城博物館。這件玉衣如此完整,如果是真品,足可引起轟動,隻是這種東西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盜賣風險極大。

最讓杜銘川震驚的是,這件玉衣拍照的時候明顯沒有從屍體上剝下來,完整得嚴絲合縫,而照片上所示的地點肯定不在墓裏。這夥人難道連玉衣帶屍體一起搬了出來?膽子也太大了!

屍體的頸間、腰側以及手腕等玉衣相接部位,隱隱可見一些烏黑的東西滲出,浸染了編綴的銀絲。雖然隻看照片,杜銘川還是覺得有點滲得慌,同時有種奇怪的感覺從心中升起。

李秀儒一張一張翻完圖片,然後將電腦放下,問道:東西在哪兒,我要見實物。

急什麼?魯老大伸手拍了拍鬼手阿六扔在桌上的皮箱,這一箱美金有一百萬吧?按理說也夠了,不過為了這件東西,我們損失了好幾個兄弟,這安家費也不少錢哪!而且,為了讓您看到完整的東西,我們可是原封不動地搬來了,你知道搬著個屍體跨州過省的,這風險可比鑽地底下挖東西的時候還大呢。

鬼手阿六冷哼一聲,說:少扯淡,你們要有本事把玉衣從屍體身上剝下來,還會來找我?

魯老大尷尬地笑笑,就聽江二爺說道:我知道六爺的手厲害,可天下之大,除了您的手,難道就找不出一個能剝下這件玉衣的人來了?就算再不濟,頂多把衣服拆了,再想辦法拚起來就是。

李秀儒用手指敲擊著桌麵,沉聲道:這位爺說得太輕巧了!拆衣服不難,拚起來也不難,可你要再想拚成原先這樣嚴絲合縫,那就是難上加難了。古時候摸金的,遇到這種墓,都是隻拆金線銀絲,卻棄了玉片,因為單獨的玉片根本不值錢,而這種衣服大多是因人而製,設計精巧、編綴工藝極為複雜,要複原所花的精力未必少於當初製作的功夫,你看當今博物館裏所藏的幾件,集文物專家之力,費國帑無數,又有哪件能複原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