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夫係列之二:小蔥水上飄
仙路·十裏桃花
作者:悅薇
楔子
從前有座山,名曰獅山。
山裏有座廟,叫雞鳴寺。
雞鳴寺裏別的沒有,隻有和尚。
與夷陵城東居於鬧市久負盛名香火鼎盛的天弘寺相比,雞鳴寺因位於獅山之頂等閑人上不去而與世隔絕,並且隔得太過徹底以至於香火寥寥門可羅雀,窮困潦倒得經常吃了上頓愁下頓。
但由於住持方丈很有憂患意識和儲糧手段,寺裏卻也一直不曾真正經曆過糧荒。
方丈的儲糧方式很簡單——開源節流,自力更生。開源是指發動全寺上下開荒種菜種紅薯,節流則是號召全寺一日隻吃兩餐飯,每餐隻吃八分飽,並將之定為全寺通用的基本準則,最少堅持十年不動搖。
因為常年吃不飽,寺裏的和尚都很瘦。
住持方丈法號一空,是個瘦骨嶙峋的老和尚。
一空的老年生活,極其富有規律。每天,他都要按部就班地做六件事,這六件事非但缺一不可還得按順序完成,以上條件若有一條沒有達到,那他一整天便會如同丟了魂似的,食不下咽夜不安寢。
第一件事,就是早起出恭。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解手上大號。雖然他的排泄係統數十年如一日地未曾通暢過,一空卻仍是日複一日地堅持著這個可貴的習慣,希望有一天能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讓體內汙物一泄如柱一去再不回頭,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以後彼此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出完恭後的第二件事,就是帶著徒弟們做早課,敲敲木魚念念經。畢竟一空的本職還是一個和尚。雖然他到現在還背不下來《大日如來經》的完整內容,但這並不防礙他向佛祖表達他的一片熱忱。
作為一寺之住持,一空還是享受到了很大的特權的。寺裏唯一一個完好的木魚,也是碩果僅存的一個木魚,就隻有他可以敲。
其他和尚就隻能敲木桶了,而且還得特別注意力度,敲破了可就沒有下一個了。寺裏糧食短缺也就罷了,總不能連水也給短缺了吧。
因此,與別的寺廟相比,雞鳴寺的早課聲顯得很是與眾不同,那一片咚咚咚咚的木桶聲,在每個沒有吃早飯的清晨,顯得特別鼓舞人心。
因為敲完和尚們就可以吃早飯了。
發早飯,就是一空每天要做的第三件事。
早飯,通常隻是一個窩頭,一碗菜粥,兩個烤紅薯。偶爾有弟子下山化到緣,寺裏會加餐,大家就會像過年一樣每人一個灰饅頭。
紅薯吃多了容易排氣。於是每次吃完早飯,大和尚小和尚們都會排排站到牆根兒,兩眼望天,雙手負於背後,一臉肅穆地齊齊放屁。表情特別虔誠,仿佛某種神聖的儀式,形成了雞鳴寺一道十分獨特的風景。
這也是一空每天要做的第四件事情。
一空發早飯的時候很喜歡勉勵弟子們。例如:
“慧癡啊,你這個月好像又長胖了幾兩,臉上的骨頭都不怎麼明顯了。長胖了怎麼練輕功呢!要注意控製啊……”
又或者“慧可啊,你年紀尚小,吃多了浪費。佛祖教導我們,浪費是可恥的。”然後默默扣下一個窩頭或一個紅薯。
所以每天例行排氣的時候,一空的氣總是又多又長又響又亮。
偶爾有弟子側目表示異議,一空便會打著親身指導的幌子加強其練功的強度。強度越大,體力消耗越快,肚子餓得就越快。幾次三番下來,和尚們再沒就此事發表任何意見。
雞鳴寺和天下所有的寺廟一樣,正殿上供奉著佛祖如來的金身塑像。寺中雖然窮困,卻從來無人打這金像的主意。
一空每天的大事之一,就是給佛祖他老人家燒一炷香。雞鳴寺的香是一空的大弟子慧聰親手所製,沒啥別的優點,就是煙大。每天佛祖身前煙霧繚繞仙氣蒸騰的,很是那麼回事。慧聰也因為這門手藝,很得一空的喜愛,每次發早飯都會挑個大的紅薯發給他。
燒完香,供奉完佛祖,一空隻需完成最後一件要事,這一天便圓滿了。
這件大事便是——巡查菜地。雞鳴寺一直沒有斷炊,主要便是這幾畝地的功勞。因此,菜地一直被一空視為寺裏的重要財產,每天都要巡視一遍,檢查一下資產是否增加——菜苗有沒有長大,或者減少——有沒有什麼不長眼的野豬野兔過來禍害。
老和尚便是在這一天巡視菜地的時候,撿到了他的關門弟子。
當時菜地裏種了一大片綠油油青嫩嫩的香蔥,於是這個還包在繈褓裏的漂亮小家夥便有了一個十分通俗易懂形象好記的名字——小蔥。
上麵說過,雞鳴寺四大皆空,隻有一堆和尚。人丁雖然單薄,涵蓋範圍卻很廣,覆蓋了老中青三代。有老和尚一空,大和尚慧聰慧明慧癡慧可,小和尚智元智丈智豐等等,全都是成了年的和尚。
未成年的小小和尚,一個也沒有。
一空方丈一直認為這樣的成員結構很不合理。缺少新鮮血液和未來花朵的寺廟,是木有任何前途的!
而且一空現在的生活都是有事弟子服其勞,其實他還是很想發揮餘熱,表現一下廉頗老矣尚且能飯的豪情。可惜這些家夥根本就不給他表現的機會。
這些大和尚剛撿回來那會兒粉嫩嫩肉團團,又聽話又乖巧的,長大之後一個個木木呆呆,既不可愛又不服管!時間果然是一把殺豬刀,乖娃娃們都給蹉跎成黑金剛了。
鑒於此,一空最近向佛祖燒香發牢騷的時間大幅增加,主要內容是譴責一下最近又有哪個弟子不聽老人言啦,寺裏的糧食又不夠吃了啦,好久沒有碰到新鮮的小娃娃了,佛祖能不能抽空賜一個啦……
這個時候小蔥的出現,對於一空平靜無波無所事事的老年生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在第一時間以老年人所不具備的敏捷速度,如同一股突如其來的龍卷風一般,興高采烈地席卷了寺裏大大小小每一個角落,大聲宣告著:他,一空,終於有關門弟子啦!
彼時三個月大的小蔥,就這樣沒有任何選擇權利地成了雞鳴寺裏年齡最小的和尚。
沒有之一。
我們的故事,便從這個小和尚開始。
成長篇
一、雞鳴寺飯桶
達摩洞。
達摩洞相傳為達摩祖師九年麵壁之處,比雞鳴寺的曆史還要悠久,一直隱匿在獅山一角。直到幾年前被上山挖野菜的慧癡無意中發現,才為世人所知。
此洞深陷一隙,內裏曲折蜿蜒深不可測,且機關重重,共有三十六道關口,每通過一道關口,便可入內學得一門絕世功法,是天下武者的曆練聖地,武道天堂。
當然,現在屬於雞鳴寺私有財產。
第二十七道關口處,一團小小的黃影淩空而起,身如迅雷,掌影翻飛,腳下就像踏著疾風一般,所過之處,隻見一個金球繞著洞內乳石上下飛旋,左右盤繞。
代表考驗的六根棱柱已有五根轉變了方向,隻要最後一根棱柱被打通,便可通往第二十八關。
那小金球越翻越快,越轉越快,幾乎在空中形成了一股小小的龍卷風,繞著那最後一根棱柱旋了幾圈,那柱子便開始如同一個嬌羞的少女一樣緩緩地轉過身來……
眼看就要通關,那小小的黃影卻驟然一頓,就像一瞬間被人點住了要穴一般,不過眨眼工夫,便如同一個高空墜落的雞蛋,吧嗒一聲摔落到地上,攤成一張大字形的煎餅。
那團人形煎餅攤在地上良久也沒見動彈一下,卻隱隱能聽見陣陣哀鳴從某個部位發出:“餓餓餓,曲項向天歌……”
一聲聲,連綿不絕,開始還嘈嘈切切如私語,後來便大珠小珠落玉盤了。其音之哀,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山水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順帶還嚇跑了一隻在洞口探頭探腦的黃鼠狼。
練了一夜的功,他的能量早就耗得一幹二淨。往常這個時候,寺裏早有人將飯菜送來,放在籃子裏吊在洞口伸手可得了。早在一個時辰之前,他就興衝衝地跑去洞口扒拉了半天,飯籃子沒見著,倒是扒出一隻活蹦亂跳的灰毛兔子。
這會兒那隻兔子還特別自得其樂地在一旁吃草,吃一口便瞅他一眼,看樣子很想邀他一同加入草食動物的行列。
本質上他也算是草食動物,出家人吃素嘛。
因沒等到早飯,他隻好接著練功。練到現在,終於油盡燈枯了。
第二十八道關口的暗門已經打開,半個時辰後關閉。四周的洞壁開始發出淡淡的熒光,一幅幅精妙的武功招式如同連環畫冊一樣閃現。可他已經餓得頭昏眼花,沒有力氣去采摘這勝利的果實了。
小兔子跳過來拱了拱他圓乎乎的大腦袋,好心地將叼過來的青草放在他的嘴邊。
“謝謝你,饅頭。”餓成這樣他居然還抽空幫小兔子取了個名字,不過也是觸景生情,小兔子那一團灰毛,跟寺裏的饅頭一個顏色。
可他注定要辜負饅頭的一番好意了。
摸摸饅頭的小腦袋,他掙紮著從地上爬了起來,兩隻大而明亮的眼睛此刻卻毫無神采,茫茫然地坐在地上看著前方的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