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是張飛,對他也不會抱什麼太大的希望吧。
兵著,詭道。
當年號稱“仁義之師”的宋襄公在泓水遵循古禮,以致大敗。如果明天自己落敗,荊州軍自然會直接一擁而上,趁亂攻城。
或許所有人都以為我以身犯險,為的就是吊敵軍主將出來。
但是,我是真的想贏啊!
第二日,午時三刻,巴郡城門大開,嚴顏身穿戰甲,紫色披風,手執黑色長槍,腳跨純黑戰馬。
單槍匹馬走了出來,老將軍一聲大吼:“嚴顏在此,公子何在?”
再看荊州軍營盤之下,轅門之前,劉禪未騎馬,不披堅,一身白衣白袍,長笑一聲,應道:“禪等將軍多時矣!”
嚴顏定睛一看,好一個英雄出少年,看劉禪氣度沉穩,萬夫所指之下毫不變色,心中讚歎。
翻身下馬,丟槍在地,嚴顏朗聲道:“嚴某今日以大欺小,奈何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公子要比試何藝,但說無妨?”
劉禪驅步向前,衣袍行走間隨風而動,
“將軍不必多說,上了戰場,就是軍人。軍人,以執行命令為天職。”
“將軍,請!”
“公子,老夫,得罪了!”
兩人抱拳一行禮,各自拉開架勢。
嚴顏自重身份,擺了個守勢,等著劉禪來攻。巍然間似黃鍾大呂,不動如山。
“老將軍這一身鐵布衫打磨了足足四十年,我看哪,那劉禪小兒,連將軍的防禦都打不破。”在城樓上,一幹蜀將隨意點評著,根本沒把下麵那個小孩子放在眼裏。
劉禪知道嚴顏絕對拉不下臉先出手,直接一個縱越撲了過去。
“來得好!”
嚴顏大叫一聲,陡然間轉守為攻。
拳掌相交,輕鳴爆措之聲此起彼伏。好像不是兩個人,而是兩把劍一樣
“這,這是筋骨齊鳴!”站在城樓上的張翼看了一眼,大驚失色。
“筋骨齊鳴,怎麼可能?”
“伯恭兄,你沒看錯吧!”
“就是,筋骨齊鳴可是橫練功夫的最高境界。這個黃毛小子怎麼可能達到。”
張翼沉著一張臉:“諸位要是不信張某,自己聽就是了。你們看他這拳法舞動之時異聲不斷,絕對是一門高深的煉體功法。”
“伯恭兄,不是我等不信你,可是,這也實在是太難以置信吧。縱使呂布複生,他在這個年齡,也未必能做到這種程度吧。”
劉禪所使用的自然是他繳獲的通背伏虎拳。
通背伏虎拳是佛門十二拳法之一,小成之時,背部經絡一一打通,打拳之時骨骼震動,發出異響,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筋骨齊鳴”。
不過距離橫練至高境界真正的筋骨齊鳴,當然相差甚遠。
但是佛門自東漢永平年間白馬駝經傳入中原,至今不過百餘年。
在中原地界,佛門香火也沒有太盛,往往隻有較為大型的城池才能見到寺廟。
再加上黃巾軍,五鬥米教等一幹道教的盛行,佛教的信仰和傳承還沒有後世那麼廣泛。
蜀中地區處在山路,較為封閉,其中又有很多道家名山,佛教自然不受歡迎,所以這一幹蜀將外加張翼都認不出劉禪使出的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