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型格
上賽季,尼爾斯·阿爾伯特終於徹底擺脫了近幾年來始終困擾他的傷病與厄運,而他也一舉拿下兩個係列賽總冠軍。然而,在賽道上,他的鋒芒依舊時常湮沒在斯文·尼斯的光環之下,在連續九次拿到亞軍之後,阿爾伯特甚至將自己比作公路越野領域的雷蒙·普利多(Raymond Poulidor,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公路車手,因為經常在重大比賽中取得亞軍而被當做“千年老二”的代名詞)。“或許,我應該考慮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普利多……”阿爾伯特勉強露出一絲苦笑。盡管在旁人眼中,“酷愛”挑起嘴仗的阿爾伯特似乎很少將比賽的勝負掛在心上,但事實上,他卻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和求勝欲望,這也正是為什麼阿爾伯特從來不願在攝像機鏡頭麵前承認自己的失敗,相反卻能找出各種千奇百怪的客觀理由。在Koppenberg的爭奪中敗於老對手斯文·尼斯之後,阿爾伯特在賽後接受采訪時的言論幾乎令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哭笑不得。“顯然,我與斯文的對抗隻能用‘勢均力敵’來形容,在最後的爬坡過程中,由於我的車輪出現打滑,斯文贏得了15秒的優勢,但是,當我們抵達終點的時候,實際差距隻有13秒鍾,因此,我們在比賽中勢均力敵……”類似的阿爾伯特式吐槽同樣在2008年尼爾(Niel)的比賽結束後得到充分體現。當時,在比賽進展的過程中,阿爾伯特由於自身失誤隻能目送拉爾斯·鮑姆(Lars Boom)漸行漸遠。然而,賽後,當記者將話筒伸向剛剛走下領獎台、手捧亞軍獎杯的阿爾伯特的時候,這位比利時小將卻出人意料地開始抱怨起來。“都怪那座該死的木橋,它怎麼會出現在賽道上?本來,我和鮑姆之間的差距隻有10秒鍾,我確信很快就可以追上他,然而,先後兩次,我都被迫需要扛車走過那座橋,結果就是我徹底失去了奪冠的機會,究竟是誰提議在這裏設置這樣的障礙?”阿爾伯特憤憤不平地表示。
曾經,年少輕狂的尼爾斯·阿爾伯特在絕大多數車迷眼中不過是一個某種意義上的“惡棍”。然而,這些年來,隨著他在賽道上所經曆的種種曲折和起伏,這位公路越野領域的新王者已然憑借一如既往的執著與熱情贏得了無數人的心。不過,在阿爾伯特看來,自己固執己見的個性似乎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經驗的豐富而產生絲毫變化,無論是在賽道上,還是在生活中,他仍舊是那個不惜頭破血流也要堅持己見的尼爾斯·阿爾伯特,或許,惟一的不同之處就是如今在他的榮譽簿上,又增添了幾個更加醒目的冠軍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