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寧縣三中(1 / 3)

蒲陽揣著四千四百塊錢從工地出來,坐上班車,回了老家。

打開院門,又反身關死,蒲陽把髒兮兮滿身汗臭味的初中校服往院子裏一扔,脫了個精光,打開水泵抽了好幾桶涼水,把家裏能找到的水桶全都用上了。

蒲陽站在院子裏,把一桶一桶的涼水從頭頂往下倒,胡亂的往身上潑,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然後換了一身幹淨的舊衣服,跑到村口的那家小桃理發店,花了三塊錢,剪了個幹淨利落的寸頭。

回到家以後,蒲陽找了個手提袋,把報名用的東西往手提袋裏一塞,然後進屋把自己床上的鋪蓋一卷,裝進一個蛇皮袋子裏,他出門的行頭就算是齊活了。

本來蒲陽的媽媽還說等假期要給他縫一套新被褥,結果還沒來得及做,人就走了,蒲陽也就隻能用以前的舊被褥了,他抬起頭,看著天,大喊了一聲:“媽,你別心疼我,我走了!”

把蛇皮袋子往肩上一扛,順手提上手提袋,蒲陽就出門了,直奔小梅家。

要說蒲陽被錄取到寧縣三中還有一點好的話,那就是他還能和小梅一個學校,這個問題蒲陽以前糾結了很久,傲嬌的想著,自己到底是要女人還是要前程,現在他也不用糾結了,看來老天注定了他是一個有女人緣的人……

小梅姓李,和蒲陽都是一個村的,小梅她爸也是在工地上幹活,她媽也是在家種地,他們兩家門當戶對,蒲陽媽媽生病的時候,小梅她爸還借了五千塊錢給蒲陽他爸。

蒲陽和小梅不僅是門當戶對,而且從小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形影不離,成天粘在一塊兒,說句實話,蒲陽早就把小梅當做他老婆了,而且在蒲陽心裏,小梅也肯定早就把他當做老公了,這是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蒲陽去叫小梅一起到學校報到,結果小梅居然已經先走了,蒲陽有點擔心,他們兩個都是在村裏念的小學,在鄉裏念的初中,很少去縣裏,省裏更是從來沒去過,蒲陽怕小梅會迷路。

又坐上了去縣城的班車,原來班車直接就在寧縣三中的校門口停了一站,蒲陽心裏鬆了一口氣,不用擔心小梅迷路了。

現在蒲陽就正式的站在寧縣三中的門口了。

他先回顧了一下這所學校的光榮曆史,說起來,也挺傳奇的,是個“政策性學校”。

原本寧縣就隻有一中和二中,後來N省的省委書記換成了一個SD籍的,專門在寧縣建了三中,也叫寧魯中學,說是隻要SD省的商人能給寧縣投資三十萬以上,那就能帶一個SD省的考生到N省來參加高考,結果那一年N省的文理狀元全是SD省人,全省文理前一百名都沒有幾個本省的。

麵對這樣奇葩的結果,N省的學生家長不幹了,幾乎全省的人都知道,全中國高考最牛X的地方,除了HN省就是SD省,N省哪能和人家比?

學生家長群情激奮的就去省政府門前靜坐示威了,聽說後來還鬧出了事情,具體的情況蒲陽就不知道了,反正聽說有幾個學生家長受了傷。

寧縣的學生家長也去縣政府門前示威,長長的條幅扯出來,把縣政府門口擋的嚴嚴實實的。結果縣長沒事兒,教育局局長引咎辭職,三中也就廢了,學校還在,但是牌子砸了,山東考生也不能來了,從此就變成了一個渣逼學校。

寧縣一流的學生都去省裏的重點高中了,二流的學生都去一中和二中了,隻有三流甚至下三流的學生,才來三中。

所以蒲陽說三中是個垃圾桶一樣的地方,絕對是有道理的,雖然他現在也淪為一個垃圾了,但他還是得這麼說。

三中存在的意義就是加大了教育普及的力度,隻要稍微給學校捐點讚助費,哪怕中考成績爛成個渣,你還是能上高中,隻不過是讚助費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