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草原聾女“中國梵高”,母愛那最動聽的“唇語”(1 / 3)

草原聾女“中國梵高”,母愛那最動聽的“唇語”

作者:李作明

這是持續了多年的撼人心魄的一個感人畫麵:在北京西城區一處老宅狹窄的一間房內,昏黃的燈光下,一名聾女孩帶回白天聽課的錄音帶,母親一邊聽一邊做著筆錄。幾個小時後,錄音帶就變成了一疊厚厚的速記文字,女兒便一邊默默研讀母親的筆錄,一邊根據這些筆錄要點在畫布上塗抹著斑斕的色彩……

在母親的常年陪伴下,這名聾女一路從遙遠的內蒙古大草原走來,最終以高超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油畫界獨樹一幟,被國內美術界譽為“中國女梵高”!同時,母親多年堅持給她按摩,帶她做中醫針灸,她的聽力竟也得到了奇跡般的部分恢複!當成功的她回首奮鬥曆程時,她知道,泣血的母愛永難報答!

那動聽的“唇語”,是世上最美的語言

1971年6月的一個周末上午,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文化館創編幹部王蘭,正在居住的平房裏埋頭寫作,房頂上忽然響起“咚咚咚”的聲響,她趕緊跑出去看個究竟,原來,在鄰家孩子的帶領下,幼小的女兒許英來正淘氣地在上麵跑來跑去。她趕緊喊她下來,可奇怪的是,女兒卻對她的一遍遍高聲呼喊沒有反應!

赤峰市人民醫院耳科診室醫生最終告訴王蘭一個可怕的結論:“這個女孩的聽力喪失!”王蘭不敢相信這一事實,她站在女兒的身後拚命呼喊著女兒的名字,而女兒竟真的一點反應都沒有!

王蘭和丈夫回憶起來,一年前,女兒由於感冒發過一次高燒,無疑,那次高燒是災難的罪魁禍首!

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王蘭和丈夫帶著女兒一口氣連著跑了十幾家權威的大醫院,答複都是“木已成舟不可逆轉”!一連多日,她抱著女兒淚滿衣襟。

幾年的求醫下來,小英來的症狀絲毫沒有改善。夫妻倆為女兒的將來發起了愁,兩人正在商量女兒將來上學的問題時,一天,許英來的表哥來家裏玩,拿著一個火柴盒畫畫,4歲的許英來也拿起筆跟著畫。兩人都畫完之後,大家驚訝地發現:表哥畫出的火柴盒是平麵的,可許英來畫出的卻是立體的!激動不已的王蘭對丈夫說:“這孩子聰明,一定要讓她和正常孩子一起學習!”

一個聾孩子怎麼能上正常的學校呢?丈夫搖搖頭陷入沉默之中,可王蘭卻說死也不甘心。她來到當地幾家醫院虔誠地向神經科醫生請教。醫生們說:據說有一種“唇語”,就是通過觀察人嘴唇的變化來辨別對方在說什麼,這種唇語,沒有統一的授課教材,學起來也都是憑直覺操作,因為通過看嘴唇讀“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不過,一位醫生還是向王蘭推薦了沈陽醫學院的金吉霖教授,讓王蘭找他一試。

在一間簡單的教室裏,20多個聾孩子觀察著金教授每一個詞的口形,及其所代表的意思。由於英來年齡小,又勇敢堅強,在針灸治療同時又練習說話,每節課下來,別人的孩子進展很慢,英來卻憑著自己的領悟力學到很多東西,為了強化對女兒的訓練,王蘭白天陪著女兒聽課,晚上又辦起“二次課堂”,將白天金教授的講課內容再重複一遍。

“鉛筆、鉛筆……”王蘭一邊說,一邊讓女兒反複觀看自己的口型特征,一邊用手演示著鉛筆……

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特殊課堂。女兒的眼睛久久久地凝視著母親的口型,雖然她無法聽到,但在她幼小的心中,她早已感受到了這母親教給她的最動聽的“唇語”!

半個多月四十多堂課中,王蘭一節不拉地堅持著,課堂筆記也足足記錄了500多頁,同時她還在日記上記錄了兩萬多字的感悟唇語的心得體會!金教授深有感觸地說:“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三個月後,國外聾兒專家團來班裏參觀,幼小聰穎的英來當著全班聾兒同學和老師的麵,認真朗讀了媽媽寫的詩,贏得了專家們久久不息的掌聲……

受請假期限的製約,王蘭要回去上班了,母女倆不得不返回赤峰。王蘭繼續堅持訓練,鞏固女兒學到的成果,同時在生活中利用一切機會,讓女兒掌握自己的口形語言。一個月後,王蘭再次請假,領著女兒重返沈陽,“二次課堂”再次開張。冬去春來,幾年之後,經曆了幾百次“二次課堂”的努力,和日常生活中的刻苦訓練,許英來終於能夠通過觀看口形特征基本完整地理解對方的表達了!

7歲這年,許英來終於和別的孩子一樣背起書包上學了,王蘭特意來到她的課堂,她發現,老師的話女兒都能聽懂,老師教授的每一個生字和詞語,她都能通過老師的口形看得明明白白,王蘭的雙眼裏,那喜悅的淚花久久地、激動地閃爍著……

這天晚上,愛畫畫的女兒用鉛筆畫下了一幅母親的頭部畫像,那畫像體現出母親一直不放棄的執著,看著畫像,王蘭感動得鼻子一酸,兩行眼淚慢慢地流下來。她明白,這是女兒幾年來對母親艱辛的“二次課堂”最好的詮釋和感恩!

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母親每天都堅持和女兒交流,目的就是讓她盡可能多地培養她看唇語的能力。幾年後,許英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初中。此後,她不僅能輕鬆地跟上課程,還能在課餘騰出許多時間到母親所在的文化館裏學習繪畫。那年,完全依靠“唇語”上課的女兒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

從草原到京城,殷殷母愛一路相隨

上了高中後,許英來學習壓力突然加大,老師授課速度明顯加快,並且,那種千篇一律的一邊板書一邊講課的方法也讓她難以適應,因為老師麵對黑板背對學生,許英來無法看到老師說話的口形,因此,每一堂課總有許多聽不到的內容,而當她再問同學時,為備戰高考而爭分奪秒的同學們都很忙,根本無暇理會她的苦衷,非常要強的許英來急得直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