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避其鋒芒(2 / 2)

對此,夜王笑而不語。隨即我也明白了夜王為什麼笑——盡管東線的南軍已經超過四萬,可是還是遠遠比我少,還是我的勝算大一點。林莫祥從西線抽調出來一萬人馬,這正好可以讓西線的北軍壓力小一些。

隨著我趕到臨春,東線的戰爭也全麵爆發了,一時間,整個東線戰火連連。

夜王對戰爭的理解真的很有一套,那隨機應變的本事讓我望塵莫及,他總能最快的做出應對方法。

避其鋒芒,這是夜王告訴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避開敵人最精銳的勢力。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不能退,所以這個“避”字可以改一改,改成“擋”。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當他們最鋒利的刀刺過來的時候就用最堅硬的盾抵擋。這個盾的意義很廣闊,所有能拖住南軍的方法都是盾。

道理是簡單的,但是做起來就難了。如何分辨敵人精銳都是個難題,如何拖住他們也是難題。好在我也不是笨的無可救藥,夜王稍稍指點一下我就能反應過來。

這樣扯皮筋似的打了一個多月,北軍兵力沒怎麼消耗,倒是把南軍累的不輕,他們一直在調兵,時不時的還能被我殲滅一小股。雖然贏得都是小仗,但是也讓我很開心。要是放在以前,我可不相信自己能這麼隨心所欲的用兵。就連身在千裏之外的姳嫣都給我寄來了信,詢問我怎麼像突然變了一個人,是不是有人在暗地裏幫我。

確實有人在幫我,但是這個人是誰我現在還不能告訴姳嫣。

雖然捷報連連,但是東線北軍的問題也開始漸漸暴露出來了——兵夠用,將不夠。

兵不夠可以招,將不夠可就太麻煩了。林莫棠說西線戰事吃緊,派不出有用的將來,讓我自己想辦法。眼下四處起火,我總不能隻派兵不派將吧?現在我才感受到什麼叫做分身乏術。

——

日落時分,我帶著一隊人馬走在臨春的街道上。

對於臨春,我是比較有感情的,因為這裏是我的故鄉。當年穆家在臨春就是天,後來隨著我老爹的“死亡”,穆家人走的走散的散,整個臨春已經沒有穆姓人了。穆家當年的大宅子也被分割成了好幾塊,被不同的人居住著。

我以前來過一次臨春,那時候的臨春還是個氣候景色、人文環境都不錯的城池,現在戰亂,臨春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路人也大多麵有菜色,街道兩旁都是乞討的難民。

穆凡這個名字對天下人來說已經不大陌生了,大多數人知道王晉承就是穆凡,穆凡就是穆白淵的兒子。穆白淵的名聲不好,但是穆凡在劍城抵禦蠻人,保中洲人民安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跟那些曆史上憂國憂民的大將軍們站在一起了。

臨春的日子不好過,羅瑞生的兒子羅劍英是個狠角色,兵法用的不錯,跟他交了幾次手我也沒有嚐到什麼甜頭。羅劍英應該是全天下最想殺死我的人,他對我的很甚至超過鬼五和林莫祥。當年我要是知道殺了羅瑞生會有這個後果,打死我也不會把他丟到懸崖下麵。

關於羅瑞生對我老爹的恨,說起來也是由來已久了。我老爹當年得勢的時候非常的殘暴,任何跟他做對的人都不得好死——當然啦,那個時候他還沒有遇到我娘。殘暴的將領都愛屠城,我老爹就更不用說。三十年前,鹿原這地方有一處諸侯,手中有兵有將,特別跳。我老爹把他滅了之後,連帶著他的家人、下屬、以及下屬家人屠了個幹淨。巧的是那個諸侯有個下屬就是羅瑞生,但是當年羅瑞生領兵在外。得到消息之後就急忙趕回鹿原,可是回到鹿原的時候我老爹已經殺完人走了。據說羅瑞生的父母老婆孩子都死在了我老爹手裏,這個羅劍英是羅瑞生續弦後生的孩子。

因此羅瑞生在見到我第一麵的時候才那麼驚訝。後來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據說是羅瑞生帶著兵馬投靠了林城輝,後來我老爹跟林城輝打了幾年,一直處於上風。直到我娘和瓔珞阿姨的出現,他們之間的戰爭才停止。羅瑞生倒是想報仇,怎奈實力差距太大,這老頭也就隻能一直忍著。

這扯不斷理還亂的恩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