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濾之後
精英人物
作者:雁西
當“新水墨”如火如荼之際,許多藝術家紛紛跟風,有不少畫油畫的藝術家也開始玩水墨,這種“追風”使藝術和市場的關係,變得難以捉摸。但是,真正的藝術家是不會“追風”,此次“水墨·時代”學術邀請展,便是一次對“新水墨”熱潮的一種“淡定”和“沉思”,是對“水墨”傾訴出自己的觀念和心靈。
在我看來,藝術不僅僅是藝術家看世界、看社會的一種圖式語言,更重要的通過繪畫的方式,喚醒人們認識世界的意識,以此改變人們的觀念和對世界的看法。藝術在某種程度可以影響時代,這次“水墨·時代”學術邀請展的參展藝術家梁建平、任雲、樊三川、呂子真、王浩、周宇光、韓嘯,遵循自己內心的表達,遵循自己的藝術觀念,堅持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和關注,竭力在追求一種時間過濾之後的境界,可以看見這些藝術家對“水墨”如癡如狂的熱愛,他們重心靈,重對世界和社會介入傳遞的能量,當下“新水墨”的有些狂躁並未影響他們的創作,梁建平的作品大氣、渾厚、粗狂、豪放,濃墨的筆觸,體現不凡的功力;任雲的作品是返老還童的兒童畫,以童話方式回歸純真年代,營造了童趣、歡樂、溫馨的家園的生活;樊三川的作品是多元多變的,注重在文化語境下的探索,強調抽象的精神指向;呂子真的作品以線條為敘述方式,輕描淡寫,刻畫出寧靜致遠的人生圖解;王浩的作品簡單、簡潔,以萬物之形於空間之中,以形來引領神的方向,相失交臂之中呈現永恒的深邃;周宇光的水墨人物,妙趣橫生,無論是當代人物還是古代人物都可以用手指輕輕碰摸,親切可感,浪漫抒情;韓嘯的作品有一種真言播撒感,表現生存的焦慮和憂患意識,將觀念融入造型之中。“水墨·時代”為展覽主題,清晰地告訴和回應:藝術家應該沉靜下來,真正創作屬於自己價值精神取向的“水墨”語言,這種語言傳遞出“時代”意識,真實而客觀地成為時代的代言,使人們通過藝術更看到世界的美和人類的愛。
深度和無限,自由和生命,正是本次展覽藝術家呈現的水墨意境和人文關懷。有形的作品來源於無形的觀念,而無形的觀念正是作品的靈魂,我相信通過作品,可以感動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