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也沒有比自己做老板更愜意的了,然而真要坐這把交椅,必須做好要能時時承受風險的準備。你是在一片沒有航標的陌生水域行船,充滿了暗礁急流,弄不好就會葬身魚腹,你必須全力以赴,時時告誡自己這次不成,再來一次。要想在商場的大風大浪中生存下來的人都得過這一關,而且大部分人還不隻經曆過一次兩次。不管艱苦創業的過程有多漫長,你都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活下去。栽倒一次,爬起來從頭再來。不然,一旦冒險不稱其為冒險,將是世上最令人痛心的事。
冒險充斥於人生的每個層麵:健康、人緣、生意、職業等等。冒險並不是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抉擇,不管碰到多少艱難險阻,都要咬緊牙關,都要有必勝的決心。生活樂趣也就在此。天啊,如果沒有冒險,我可能還是那個在蕭瑟的農場辛苦勞作,以打發日子過活的第三代農夫,更糟糕的可能是,我的孩子可能會沿著我走過的路,毫無懸念地成為第四代農夫。
第80封信關鍵時刻敢於決斷
孩子,最近我一直關注你這次參賽,看到你訓練得那麼辛苦,我內心由衷地欣慰,賽前我仔細分析過了,憑你這股韌勁與你多次訓練的成績,我想冠軍一定非你莫屬。誰知剛接到你的信,得知你在這次比賽中僅以微小的差距與冠軍失之交臂,爸爸為你深感遺憾。如果這個項目的冠軍拿到手,對我們來說,將獲得一大筆意外之財!不過,比起失去這筆意外之財來,我更遺憾的是你在這場競爭中的失敗。
本來,你一直在跑道內側最有利的位置上,眼見就可以領先衝過終點,偏偏因為你在這關口猶豫了一下,結果在直線跑道上做最後衝刺時,勝利旁落他人。
這讓我想起我周圍有很多商界的朋友經常出現的重大失誤之一,就是關鍵時刻缺乏迅速做出決斷的能力。隻要稍一懈怠,決斷稍慢一步,公司就會因為這種拖延和低效率而帶來慘重損失。這就是所謂“拖拉”所釀成的憾事。
18世紀有一位叫愛德華·楊古的英國詩人曾說過:“延宕是時間的盜賊。”這話正好形象地說出了時間就是盜走你期望中的利益的竊賊!要使事業成功,絕無十全十美的途徑,如果要說真有,不妨從拚圖遊戲中獲取。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則有兩三條,行為果敢就是其中之一。
做出最終決斷的是你,當你做出決斷時,對事物本質的把握就是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可是,即使具備了決斷和認知這兩種能力,也不是說你就能處理好任何問題。要培養自己能在複雜的情況下,瞬間做出決斷的能力,使之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行為。要敢於接受挑戰,愈嚴峻的挑戰帶給你的機會愈大。事實上,很多千載難逢的良機都是在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之中喪失的。
有的人把事情的經過做了一番梳理之後,仍然理不出頭緒,做不出決斷,於是陷入憂慮、焦躁之中,度日如年。這種人也會喪失很多良機。與之相類似的人,在做重大決定時往往墨守成規。下麵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或許你還沒聽說過,也可能聽到過,隻是沒往心裏去,當做了耳旁風罷了。
這種方法其實操作起來很簡單,將所有的素材收集起來,分門別類之後,再準備好紙筆,在每一項目上加上“+”或“—”的記號,隻需舍得花一點兒時間,誰都做得來。
在紙的正中央畫一條縱線,一半作為正麵欄,另一半作為負麵欄。再把梳理後的所有素材慎加評估,分別填入正負兩欄,然後再對各項素材一一評分,接著統計正、負兩欄的總分。
要是一欄的總分比另一欄領先很多的話,那麼你做決斷的方向也一目了然了。如果有相反的想法,那麼推倒重來,重新評估的必要性也是很明確的。
要是兩欄的總分相差無幾,憑以往的經驗,就隻好碰運氣了。不過,在所有的預備工作都做好了之後,一定要集中精力探討主要問題,直到得出最後的結論。在這前後,千萬不要受焦躁不安的情緒所幹擾,耗費時間和精力。決斷做出之時,就是焦慮消散之日。意誌是人生的強心劑,一旦決心下定,就不要再瞻前顧後,這都是那些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元帥們的製勝法寶。
就是做了決定以後也唯恐失敗,這是導致很多人優柔寡斷的主要原因。不過,眼看著千載難遇的良機近在咫尺,卻白白拱手讓給對手,與其坐失良機,倒不如賭一把,即便遭遇挫折也值。我曾反複強調,一個缺乏進取、事事消極的人,是不適合統率全局的,那些有舉棋不定、畏首畏尾傾向的人也同樣不夠資格勝任統率全局。
這跟經商做買賣是一樣的道理,無非就是根據瞬間萬變的市場,隨時出新招、做判斷、下賭注、抓商機、獲取厚利。有時甚至是一招失誤,血本無歸。
任何一個成功的商界人士,在激烈的商場博弈中並不能確保局局皆贏,隻不過是相對而言,勝多敗少而已。然而,時時擔心失利,從而連迎接挑戰的膽量都喪失,那麼製勝的機會就永遠不可能落到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