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學習——知識改變人的命運(1)(3 / 3)

還有一點要提醒你,獲取知識的路是漫長而孤獨的,也許,你偶爾也會對手中的書感到厭煩,這一點,我能夠理解,但對此我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我隻能說,一旦你有這種心情的時候,不妨這樣去想:這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現在多用功一小時,就可以早一小時到達目的地,早一天獲得自由。能不能盡早得到自由,這完全取決於你對時間的認識和把握。

無論任何時刻,你都一定要牢記培根的話:“知識就是力量”。

第3封信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孩子,你可知道,書籍的海洋是知識的源泉,勤奮讀書可以獲得廣博的知識?

首先,我要給你講一則真實的故事:在曼徹斯特有一個名叫阿克頓的學者,他生在達官顯貴之家,他一生唯一的嗜好是讀書,家有藏書18萬冊,他夜夜攻讀,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不少書都能背誦出來,可以稱得上是知識盈腦、學富五車的人物了,在當地的社交界,有著非常高的聲望,有不少富家子弟紛紛以他為學習的榜樣,立誌要當“阿克頓”第二,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不知道你聽了這個故事後,會不會喜歡上讀書呢?你要知道,一個人讀的書越多,他的眼界就會越開闊,所獲得的知識和信息也肯定會比較多。

怎麼培養自己愛讀書的習慣呢?依我多年的經驗,我覺得你可以嚐試著做到以下幾點:

在自己的書桌上擺幾部曾經照亮你心靈的書籍,每當坐在燈下苦思而不得其解時,每當你為了世事而煩惱不堪時,每當你害怕失敗、挫折而欲尋光明之路時,拿起這些書來讀上一陣兒,你就會得到智慧,看清煩惱,變得勇敢而有力量。如果在你人生的不同階段,重複閱讀這些曾經給你許多啟迪和教育的書籍,你會發現,每次閱讀時,它都能呈現給你不同的麵貌和更深層次的意義。其實,生活就像一本充滿玄機、充滿神秘的書,沒有人能完全讀懂,隻是有些人讀懂的多一些,有些人讀懂的少一些,而有些人卻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本人生之書。

朱伯特曾經說:“人能養成每天讀10分鍾書的習慣,二十年之後,他的知識程度就會有顯著提高,前提是他所讀的都是好的書籍,也就是經大眾所公認的世界名著,不管是小說、詩歌、曆史、傳記或其他種類。”有許多人,先天並不見得有多聰明,家境也不算太好,但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對知識的狂熱的愛,數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到讀書中去,最終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的學曆並不高,小的時候家裏孩子很多,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加上經濟條件比較差,他的父母整日忙於工作和家務,對孩子們的教育並不重視。在他成家以後,他意識到自己在知識方麵的貧乏,就發誓每天晚上都要拿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去讀書。一開始,我根本不相信他能履行這個誓言,因為他的脾氣比較暴躁,又非常好動,根本不能安靜地坐在那兒讀書。可沒想到他真的堅持下來了,這二十多年來他真有了令人吃驚的變化。也許是年齡增長、閱曆增加讓他沉穩了一些,但我想這主要應該歸功於每天兩個小時的讀書。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他的家人也都養成了每天晚上讀書的習慣。去他的家裏做客時,我明顯地能感覺到這個家庭裏的文化氣息和孩子們的文明修養。

將來參加工作之後,你會非常繁忙,但仔細想想,其中有許多事情都是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而是盲目地浪費時間。即使再忙,你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讀書。當然,工作以後很少會有人繼續堅持讀書的習慣。這一方麵是由於生活、工作的繁忙,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們在學生時代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回想自己走過的讀書之路,我感到非常慶幸的是,自己能夠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一直虔誠地行走在求知的路上,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閱讀麵,為我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我親愛的孩子,永遠把學校的圖書館當做心目中的聖地,每天都要去朝拜。

第4封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親愛的孩子,在以前我們父子倆一起讀書的日子裏,我注意到你總是對哲學書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一些自然科學方麵的書籍你卻很少看。我並不為你擔心,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學科都具有豐富的知識,人貴有所專。所以,我很鼓勵你在曆史、哲學方麵發展自己的興趣,而且我也希望你在這些書中體會到人生的真諦。即使你不能成為哲學家或者是曆史學家,在興趣引導下閱讀的這些書籍也會對你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