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成才秘傳識酒法,奸賊見信疑國舅(2 / 2)

這長孫無忌哪裏知道是怎麼回事,心說話老子和你們吐蕃是從來都沒有過什麼聯係,你們把個國書送我這來幹嘛!有心不看吧顯不出自己這舅舅的身份,有心看吧,還怕有什麼全套,吐蕃使者見那長孫大人一個勁的捋胡子就是不吭聲,大概也猜到了是怎麼回事,連連說這信就是讚普給國舅的,但看無妨。

人家都這麼說了,自己要不看看倒是顯得自己沒了度量,長孫無忌稍一猶豫,把信就給打開了,這不看還好,一看登時是火冒三丈,連頭發都豎了起來,隻見那信上就幾個字,寫的也明白,說是大唐新皇帝剛剛繼位,年齡又小,自己很是掛念,如果臣下如有不忠於新皇帝的,有獨攬朝綱給皇帝穿小鞋的,給哥們說一聲,自己願意派兵到大唐聲討逆賊,鏟除禍根。

這些話跟那張成才是真掛不上號,可跟長孫無忌就有那麼一點點的關係了,特別是這總攬朝政四個字,更是戳在了長孫無忌的心窩裏。

“挑釁,你們這是挑釁,真以為老夫好欺負嗎?來人,來人啊!把他給我打出府去,以後吐蕃來的也猴子,一律不許進門。”長孫無忌須發皆張,張牙舞爪的衝著使者嗷嗷亂叫。

長孫無忌這一叫,立馬過來了一批家丁,二話不說拎起棍子就打,也不管那信使喊了多少聲冤枉,那是兵乓二五一頓的好揍,倆人一架扔出了府門,那吐蕃使者到出來都不知道是為什麼。

要說這人吧,總有那麼幾個愛多事的,人家長孫府裏扔出個人來,跟別人貌似也沒多大的關係,可就有這麼一個人非要伸頭,為兄弟國家爭一口氣,這是誰這麼閑的沒事呢?說起這個人來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就是大唐的禮部尚書許敬宗。

這許敬宗也是個倒黴催的主,按說他也是秦王府的老人,當年與虞世南、房玄齡、杜如晦等並稱為“秦府十八學士”。李二繼位後,任命許敬宗修編國史。貞觀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國史、遷中書舍人,眼看的是前程遠大,提拔有望,可就在這個時候,李二和長孫皇後掛了,要說李二兩口子死也不算啥事,可百官舉哀之時,這貨卻跪錯了地方。

這裏說的跪錯了地方,不是說他不懂禮儀,是說他不該和個長孫無忌跪在一起,那長孫無忌也不知道是吃多了,還是吃錯了東西,就在群臣哭的死去活來的時候,長孫大人偏偏放了一個屁,許敬宗就在旁邊,聽那屁宛轉哀嚎十分的有趣,竟然忍不住的笑出了聲來。

百官自然不敢對長孫無忌說什麼,那眼珠子全朝許敬宗看了過去,這貨也是不知道個好歹,你說你不吱聲誰還會去理你啊!裝傻不就完了嗎,誰知道這許大人就沒被黑鍋的習慣,張口說了一句“那屁不是我放的,是長孫大人放的。

就這一句話,許敬宗是徹底的和提拔進步失去了緣分,每當有人提出許敬宗才華蓋世學富五車的時候,這長孫無忌是看也不看的就給扔出門去,李治都覺得不好意思,偷偷問了問長孫無忌。人家長孫國舅回答是十分的有道理。

“許敬宗!此人才華再好也不能用,屁大的事都不能擔著,他還能幹嘛!”

從那以後,這許敬宗就和長孫無忌接上了仇,雖然自己知道和國舅鬥沒什麼勝算,可是給這長孫無忌添添堵什麼的,還是有些把握嘀。

今天也算是湊巧,這貨正在個大街上溜達,看見吐蕃的使者在長孫無忌家的大門口嗚嗚痛哭,登時覺得來了機會,接待外賓可是禮部份內的事,他也不問問是咋回事,拉著那使者就去了禮部衙門。

“你是何人,為何要在長孫大人門前哭泣?”

“啟稟大人,小的是吐蕃的使者,奉命前來遞交國書,誰知道長孫大人看了以後勃然大怒,把小的用亂棍打了出來。”

“胡說,你們吐蕃遞交國書,禮部怎麼會不知道?”

“是讚普讓我直接送到長孫大人府上的。”

“國書何在,拿來我看!”

“國書在此!”那吐蕃使者把國書往許敬宗手裏一遞,就退到一邊,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裏,等著許敬宗發落。

“啊!這!這是什麼意思,你們吐蕃是要稱兵犯境,還是要勾結長孫無忌造反?”許敬宗一看那書信腦袋就炸了鍋了,往淺裏想吐蕃這是示威,往深裏想,那簡直就是勾結長孫無忌準備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