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節:成才再逢袁天罡,李治遙領並州牧(2 / 2)

“稚奴?”

長孫皇後好象忽然明白了什麼,若由於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娘娘,太子魏王已然交惡,萬萬不可再叫師弟摻和進去,我將師弟帶離長安,無非就是給您多留了個選擇啊,您想想,師弟年幼,這三年若是在長安,不摻和到裏麵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使師弟不爭,太子魏王就會讓他安安生生的呆著嗎?我不犯人人來犯我,你讓師弟怎麼辦?”

張成才一臉沉重跟長孫皇後解釋著自己的所作所為。

“可稚奴一無勢力,二無野心,如何和他們爭?”

“道家雲:無為而治;佛家雲:不爭是爭:儒家雲:以孝為本;科學家雲:適者生存。”

“道佛儒我倒明白,隻是你們科學家這適者生存好象不太對吧,稚奴沒有勢力,如何生存?”

“太子之位就是塊糖果,想給誰那是陛下和娘娘說了算,相信陛下孩子雖多,也不會希望少上幾個吧?師弟上位,三個孩子都會有個好的結果,雖然有兩個會失望,可總比死上兩個要好的多吧!”

張成才說到這裏,把手一拱,告了個罪退了出去。

張成才回到家中,暗自思量今天得事情是不是做的有些不妥,正想的頭疼時,袁天罡卻跑來了,張成才心情本來就不好,見了麵也沒多客氣,直接就讓到屋裏各自坐下,袁天罡倒也不藏事,直接說起了唐僧的事情。

“道兄,自從在你處得了消息,我邊星夜趕往天竺找那唐僧,可誰曾想拿天竺的和尚居然也聽到了風聲,將那玄奘藏了起來,貧道無能沒能找到,不過看天竺僧人如臨大敵的樣子,應該不會有錯,可惜了一次長生不老的機會,就此錯了過去。”

張成才一聽這話放了心了,尋思著活該你上當受騙,當下怪袁天罡走時不跟自己打招呼,隻顧著自己去吃那唐僧肉,袁天罡是連連告罪,羞愧難當。

兩人有說有笑了半天,張成才卻發現跟在袁大神棍後麵的不是閑雲,忙問起閑雲下落,原來閑雲因修行得法,已經被李二授了官職,恢複了原名,這李淳風雖然比曆史上出來的晚了幾天,可終於還是出了頭。

張成才見袁天罡身後道童也很眼熟,忙問起姓名,卻是那小道士明月,見識熟人,忙上去寒顫了幾句,小道士閑明月難聽,非纏著讓張大忽悠給起個好聽的名字。

張大忽悠就是個初中水平,別的還好點,可這語言文字卻是大大的不行,隻好推到下次再說,心說話大不了找孔老頭要個名字擋上一擋。

這張成才想起了吐蕃那草原,忙問了問吐蕃的情況,袁天罡滿臉的恐怖之色,告誡成才以後此法萬萬不可再用,吐蕃因為草原被毀,目前是國勢衰微,民不聊生,餓死者不計其數,判逃著數不勝數,前幾年吐蕃境內是人相蠶食,慘絕人寰,聽到張成才之名是咬牙切齒,罵聲不絕!

張成才聽了之後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可這兩國交兵,誰又能顧得了誰呢,想到這裏,也就坦然了不少,畢竟以後,自己還是少不了帶兵出征。

過了幾日,李治突然跑了過來,原來出使高句麗的使臣回來了,在朝堂上極言高句麗可取,鬧的李二心裏癢的要命,連續幾天都在商議出兵高句麗,這下張成才有了數,這李治就是不說他也知道,那使臣名字雖叫陳大德,可這事辦的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李二曆史上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唯獨在這高句麗打了個不勝不敗的窩囊仗,在高句麗回來就一直鬱鬱寡歡性情大變,最後連魏征的墳都給刨了,可自己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

是阻止李二出征,還是幫助李二拿下高句麗,又或者是啥也不管啥也不問,讓李二順著曆史走他的下坡路呢!

張成才猶豫半天,最後還是沒什麼主意,反正這次隻是起了遠征的心思,離真正出兵還得有個兩三年,如果曆史沒什麼大的改變,應該是貞觀十八年,想到這裏,心中一寬,事到臨頭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