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談民生推廣土豆,論國策杜絕和親(1 / 3)

第六章 安居長安 第十節 談民生家鄉得實惠,亂和親成才說李二

李治聽完了張成才的高論,已經是不知道誰對誰錯了,說儒家好吧,確實缺乏了進取創新之心,說科學好吧,總覺得有些不太尊師重道,腦子裏亂哄哄的不知道該咋辦,拿眼睛一個勁的看他父皇。

李二也挺迷糊了,比李治還迷糊,為啥呢?李二學儒學時間久了,那儒家的思想在他腦子裏根深蒂固,猛的聽了這長江後浪拍前浪的說法,不光理解不了,還有點毛骨悚然。

心說要是我的後浪把我怕死在沙灘上,那不是謀反是啥啊,咋鼓勵這個啊!可再仔細想想,人家說的是能耐,這頭越想越大,腦子是嘩啦啦的作響,比長孫後打麻將洗牌還熱鬧。

有心不發表評論吧,李治倆眼珠滴溜溜亂轉著看自己,在兒子無比期盼的眼神下,李二終於不痛不癢的張開了口。

“賢婿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也過於偏執了,儒家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陛下聖明,儒家最可取的地方就是三綱五常、忠君愛國,這是哪一派都無法比擬的,用儒家武裝思想,是更古不變的道理,可要用儒家富國強兵,恐怕是真的有些力不從心。”

“奧,賢婿莫非又發現了問題不成?”

“有點發現,正想向陛下稟報!”

“速速講來,今天在場並無外人,我們一家人一起研究研究。”

“陛下可知這幾年關中大熟?”

“這個我自然知道,怎麼了?”

“若是以前倒沒什麼,可這幾年土豆玉米產量激增,百姓家裏動輒存糧萬斤,吃不了,賣不掉,隻能看著白白浪費,可關中各地官員隻管報喜,隻言畝產多少,卻不言多少潰爛,也不言糧價幾何。”

“若是全國百姓俱有如此收成也就罷了,可如今僅關中一地如此,這裏糧食在爛,其他地方卻仍是不夠吃,如此官員即使不貪,也是有害啊。”

“這?糧食多了吃不完!這可如何是好啊,土豆玉米推廣全國需要時間啊?”

“自兒臣種植此物起,也得有九年了吧,這麼大的產量推廣全國不易,長江以北問題不大吧,可為何仍然滯留關中呢?”

“這個!”

“官員一入朝堂,明哲保身者多,創新進取者少,我華夏多少先人智慧,都被埋藏在了古史典籍中,官雖知而不欲用,民欲用而不得知。”

“那依賢婿之見,關中糧產過剩,當如何化之啊?”

“臣請以錢家莊為官商,自關中收購土豆玉米販賣到其他州、道、府、縣。”

“為何不讓官員辦理?”

“官員已辦了九年,速度如何?效果如何?照此辦理下去,恐怕再過十年,陛下接到的奏報仍是關中大熟四個字而已。”

“既然如此,可試行之,明天自有旨意給你,你負責挑選可靠之人辦理即可。”

“兒臣謝陛下信任。”

“成才啊,那吐蕃又欲和親,你說該怎麼處理啊?”

“不知師弟有何高見?”張成才把皮球直接傳給了李治,想看看這小子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軍國大事,小治如何插言啊?”李治回答很規矩。

“你師兄問你你就說吧!說錯了朕不怪你!”

“小治,說自己的想法,不要揣測別人的意見,想到哪說到哪就好,就當這是一次考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