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小老頭苦笑道,也許是想到了什麼難以置信的往事,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很多年以後,這兒就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我知道,張軍師是含冤入獄,就再也沒有出來。我也知道,那晚上出現的黑衣人大抵是奉了哪位大人的命令來奪走九瓣蓮花的。可是,別人不知道,別人不知道但他們以為自己知道了一切……”小老頭說著往事,眼淚不自覺得流了下來。
這時,王羽也不知該怎麼安慰,因為在他看來,那是習以為常的,也是最無奈的。過了一會,王羽見小老頭情緒安穩了一些,便說道:“這世間的人大抵都是如此,知道得越多,越是小心翼翼,生怕觸碰了什麼禁忌。”
這時天色已晚,王羽與小老頭的聊天竟從黃昏聊到了深夜。月色冰冷,就好像老頭故事裏的人心,一樣冰冷。
“是啊,人們大多都會被惡人表麵黑白蒙蔽。也許是那些黑衣人背後的大人想要至張軍師於死地,可我害怕的是……”小老頭的猜測仿佛是碰到了不能碰到的屏障。
“你是說,是梁王?”王羽想到了一種可能。自古君主之心,最是難以猜測,便有了“伴君如伴虎”的說法。可是那時正是梁軍與唐軍對峙之際,梁王應是急需人手才對,怎會自斷臂膀。可是王羽又轉念一想,梁王中了武穆大人的反間計,連陣前名將徐有威都斬了,張軍師再重要,又哪裏大的過軍前統帥。
“我最害怕的就是梁王想要殺張軍師,畢竟那等手筆,除了梁王,也隻有相國了。”小老頭說道。
王羽從前一直醉心與修行,後來遭遇挫折之後更是沒了讀書的心思。大唐開國的事情也隻是小時耳濡目染才知道了一些。至於梁的官職製度並不了解,但相國一職自古以來便是群臣之首,這樣的人物……
“到底是什麼樣的手筆,會讓你對梁王和相國起了疑心?”王羽問道。
“當時城中戒備森嚴,群臣帳下親衛不足百八。而那晚的黑衣人至少有幾百人,而且安樂府中上至夫人少爺,下至丫鬟家丁,一共三千餘人無一幸免啊!”
“最關鍵的是,從其進入到離開,巡夜與值守的官兵都不曾發覺,直到府中火光通天,才知道安樂府中發生了大事。”
“後來,便有人傳言,張軍師一家得罪了天神,天神降罪於此,就連信任他的梁王都受到了連累。再後來,這裏變成了不祥之地,大家都搬走了。”
“這種傳言都有人信?”王羽聽到這裏,有些不可思議。大唐民風開放,敬祖先而不敬神靈,修自身而不修神佛。王羽這種生在大唐盛世,長在地靈人傑的孩子,怎會明白前朝的遺風。前朝推崇道教,更立道教為國教,一時間道教興盛無比,今天還存在於世的昆侖道教、蜀山劍宗,都是那時進入了一個頂峰。
“有什麼不信的。民心,在上位者眼裏就是一個工具。”小老頭說道。看盡人間滄桑後才會知道,這個世界最值得也最容易利用的,就是人心。世人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實不是,群眾是一種盲目的動物,所謂人雲亦雲,不外如是。
“可是,就沒有人覺得不對勁嗎?”王羽覺得很奇怪。這個世界有人會被迷惑,可總有一部分人會看透迷霧。
“這個世界當然有聰明人,可是,又有什麼用呢?”小老頭的眼中,現在已經沒有了神色,大概他覺得所有的人都一樣,一樣的冷漠,一樣的冷血。
王羽不知道當時發生的事情,但也想象得到。曾經歡聲笑語的一家人,曾經很和睦的鄰裏,就因為一件城的珍品、一個可笑的傳言,瞬時間就支離破碎。那些離開的人,搬走時交頭接耳,互相說著不著邊際卻好像煞有其事的話。那些一開始不信傳言,卻在身邊人一遍又一遍的說著傳言之後,也不得不信,最後成為了離開的人。王羽可以想象到那些人的嘴臉,因為他曾經也看到過無數同樣的嘴臉;王羽可以想象到小老頭的感受,因為他曾經有過相似的經曆。
月色冰涼,雨後清冷,漫長的黑夜更是令人恐懼,可這一切,都冷不過人情世故,都涼不過人心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