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二、春日進學(2 / 2)

茶餘飯後,一家人來到了園中小坐。

此時正是春光明媚,園中鮮花也不知開了多少。四個小孩子在花間追蝶逐風,真是童趣十足。

又過了片刻,羅成叫回孩子們,笑眯眯地說道:“小彬,依依,靜怡,前幾天我也跟你們說過了,今天就是入學的日子了。現在趁著天時尚早,咱們去把手續給辦了。”又轉頭和羅鬆說道:“你就暫時辛苦一下吧。”

羅鬆輕笑一聲,應下來了。他可知道父親是何意,不就是順道去坑那老院長的幾個珍藏的酒壇子嘛,陪著孩子去書院記錄名冊可是不過盞茶功夫。

三個準學生可是高興得手舞足蹈,就是年齡小了一歲的羅山悶悶不樂。他們三個去上學了,去交新朋友,而他還得再等一年,可不鬱悶?

…………

華夏曆五〇〇六年正月廿二日,過年的尾聲剛過去一個月相②,年味將近消逝,又到了勤勉好學的季節,莘莘學子在長輩的陪同下走進了當地的書院。

民間有言,六歲幼兒靈智開始突飛猛進,對於新鮮事物的適應性極高。故而,進學的俱是年內已滿或將滿六歲的孩子。坊間有言,儒家正是以此播下種子。隻是無論真假與否,六歲進學到底成了約定俗成之事。

儒家自孔丘以來,在九州大地遍地開花,可謂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有此成就,從影響範圍來看,儒家早已是九州大地第一勢力。這也多虧於華夏民族對於仁、義、禮、智、信的推崇,對於道德倫理的看重,對於大同世界的渴望。

但是,利益得失永遠是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標準,除了無知小兒,世上又有幾人不論得失?可知此中儒家的努力與妥協。單單是在進誠書院的談判上,羅家與儒家不知博弈了多少。

進誠書院,羅城的最高學府,沒有之一,以“潔己以進,反身而誠”為訓,建成至今已有百年。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裏,暫時撇去利益鎖鏈,且看進誠書院裏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學生。毫無疑問,能進最高學府的孩子,若不是頗有天賦,便是家族子弟。正所謂“三六九等”,不外如是。

…………

①踱步,表示慢慢地行走,速度不快。

②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曆月的基礎,一年分為十二個曆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曆、古曆、舊曆,是指中國傳統上使用的夏曆。

有四種為主要月相:新月(農曆初一日)、(娥眉月)、上弦月(農曆初八左右)、(漸盈凸月)、滿月(農曆十五日左右)、(漸虧凸月)、下弦月(農曆二十三左右)、(殘月)。農曆月最後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月相變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見,隻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麵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麵朝東下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