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寶尋蹤:世界六大寶藏揭秘(2)(1 / 2)

貓眼看世界

然而,在有史以來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麵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見絀。1905年南非發現了重達3106克拉的鑽石原礦,新開通的跨大西洋電纜將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當時寶石界行家就估計原礦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由於南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認為應把它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這件舉世無雙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寶大盜想入非非,有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考慮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最後,倫敦警察廳決定,最佳原則是“越簡單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鑽石被裝進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包裹郵寄出去,一個月後出現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郵袋裏。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鑽被劈成幾大塊後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鑽總量為1063.65克拉,全部歸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顆鑽石取名為“庫裏南1號”,也被稱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為“庫裏南2號”,重317.4克拉。現在雞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鑲嵌在英王的權仗頂端,權仗上還有2444顆鑽石。鴿子蛋大小的“庫裏南2號”被鑲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國王冠”上。

人類開采利用鑽石的曆史已近幾千年,但大於20克拉的鑽石就極為罕見,而大於100克拉的鑽石更被視為國寶。但是這樣國寶級的鑽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幾顆。

現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將最大的鑽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國王1830年加冕時就鬧出笑話而未能盡興。這位喜愛奢華的君主堅持把所有鑽石和寶石鑲嵌到王冠上。結果王冠太沉,國王的脖子一陣劇痛,不得不中斷加冕典禮,隨後拔掉一顆臼齒。

英王室擁有22599件寶石和寶器,但實際價值難以統計。

英王室珠寶因其代表著最古老王室的尊貴和傳統排在世界六大寶藏的第二位。

世界六大寶藏的第三位:阿托卡夫人號沉船

西班牙對殖民財富的掠奪采用了最野蠻的方式,當時南美洲被證實富含金銀礦和其他稀有資源,於是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陸惟一的工作就是開采和經營礦山。一船又一船的金銀財寶成為殖民掠奪的罪證。

西班牙的運金船最害怕海盜和颶風,為了對付海盜,每支船隊都配備有裝備了大炮、船身堅固的“護衛船”,阿托卡夫人號就是這樣一艘護衛船。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號所在的,由29艘船組成的船隊載滿財寶從南美返回西班牙。由於是護衛船,大家把最貴重、最多的財寶放在阿托卡夫人號上,遺憾的是阿托卡夫人號的大炮對颶風沒有什麼威懾力。當船隊航行到哈瓦那和古巴之間海域時,颶風席卷了船隊中落在最後的5艘船。阿托卡夫人號由於載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為首當其衝的襲擊目標。船很快沉到深17米的海底。其他船隻上的水手馬上跳下水,希望搶救出一些財寶,但是就在他們找到殘骸,準備打撈金條時,又一場更具威力的颶風襲來,所有水下的人都在颶風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