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優質偶像的極致偶像精神(1 / 1)

旁觀娛樂

如果沒有《爸爸去哪兒》這檔親子真人秀,我們可能永遠沒機會看到林誌穎和兒子Kimi的相處模樣。要知道林誌穎一直把Kimi保護得很好,除了偶見微博的兒時萌照,Kimi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因此在《爸爸去哪兒》前期宣傳時,林誌穎Kimi這對父子的出鏡一直是芒果台營銷宣傳的重磅砝碼,也被視作最大看點。隨著節目推進,有關“林誌穎的驚人履曆”的帖子,也在朋友圈迅速流傳開來。

與芒果台的市場預期不同,名氣最大的林誌穎並未收獲一邊倒的讚賞,其他四對親子分攤了節目紅利,各有擁躉,被拉來救場的張亮父子更成了一匹黑馬。畢竟這不是寫好台本拚名氣搶鏡頭的綜藝秀場,而是一場戶外親子真人秀,要取悅觀眾得靠兩天三夜裏設計環節中爸爸和孩子們碰撞出的情感火花。

在這場24小時全方位透析的節目中,林誌穎的“完美”感動了一批人,路人轉粉。但這種“完美”也被另一批人認為是“不接地氣”。這份“不接地氣”有著先天的弱勢,五對親子中隻有林誌穎父子來自寶島,軟軟糯糯的台灣腔有將觀眾迅速抽離鄉村環境的魔力,和其他四對有著不是一個畫風的微妙感;也有著後天的因素,林誌穎不管任何狀況,始終維持耐心、禮貌、微笑的狀態,情緒沒有起伏,感情甚少衝突。

有人將之稱為“端著”,更有人注意到:雖然節目宣稱林誌穎“素顏出鏡”,但高清鏡頭下仍能看到他細黑的眼線;別的爸爸睡覺時都換睡衣,隻有他仍穿著酷酷牛仔褲和衣而睡;兩天三夜的行程裏,他臨走前一天想起來要為Kimi剪發……甚至有網友調侃:“王嶽倫呢,就是那種比較真實的爸爸,翹個二郎腿躺床上和女兒聊天,聊會兒就睡了。而林誌穎是那種Kimi睡著之後還會從床上爬起來卸妝吃膠原蛋白的爸爸。”

在這檔4、5歲小孩的無心之語都能被演繹成一場“宮心計”的高關注節目中,林誌穎的種種行為難免不被過分解讀。拋去對“假”的質疑,我們不妨這樣理解:林誌穎作為台灣藝人出道二十一年以來,有著深入骨髓的偶像思維,和對這種偶像規則的盡忠職守。高帥富的外在風貌、溫良恭謙讓的品行和優雅從容的氣質,隨身自帶“好讚喔”的氣場——這樣的規則被林誌穎從17歲,兢兢業業地遵守到39歲。

哪怕你不知道他最近的一部戲是什麼,但你不會沒聽過他身上的諸多頭銜:“不老傳奇”、“賽車高手”“創業先鋒”、“隱形富豪”等。少時成名,在台灣“殘酷”的偶像文化環境中長大。如此深入地詮釋著偶像的涵義,二十年如一日,下意識裏或多或少背負著偶像包袱,不可能不在意鏡頭和自我表現。

不得不提的還有,無論時代怎麼進步,無論“背後的女人”是否有朝一日終於走到台前,老派偶像的情感規則,都與劉德華藏朱麗倩24年如出一轍。

有著修長雙腿的昔日模特Kimi媽媽陳若儀,近來雖已頻繁地出現在“全家人共同現身機場”的娛樂圖片中,但在四家媽媽都溫馨現身《快樂大本營》片場時,唯獨她缺席了。

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嫩模因為和林誌穎的戀愛關係走進大眾視野,也麵臨著大眾的苛責。外形不夠靚,是陳若儀受人指摘的主因之一。我們平日看偶像劇平凡女孩拿下高富帥的橋段看得深情入戲,可現實生活中真有偶像娶了普相女,我們又百爪撓心,饒是覺得不配,不惜把陳年舊情翻出,不顧兩人已結婚生子的現實,硬要把林誌穎和林心如重新湊成對,男才女貌才符合這個宇宙對於美好愛情的終極定義。

大眾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群體。我們一邊咒罵“秀恩愛,死得快”;一邊又陰暗地猜想“從不示愛,不是真愛”。在愛意的釋放和表達上,藝人得掌握高超的技藝和巧妙的平衡才能讓戀情既能行走在陽光下,又能不被惡意攻擊。

為了生計,偶像得活在鏡頭裏,偶像的老婆要躲到鏡頭後麵。

此舉在媒體發達信息泛濫的今天,顯得太過被動,娛樂精神不足。眼下媒介樞紐的傳播雖然可以架起一座橋梁,令人一窺藝人的生活模樣,但它帶來的卻未必就是真相,“新聞把關人”的信息篩漏,當事人潛意識的趨好表現加上受眾的個人好惡,一千個觀眾心中有著一千個版本的《爸爸去哪兒》。

所以不要想著探尋偶像真實的麵目。真人秀,再如何真,畢竟也是一場秀。林誌穎哪怕是克服心理障礙帶著兒子來到攝影機前參加一個原生態節目,他給你看到的仍舊是他想讓你看到的樣子。

Kimi爸爸到底是怎樣的人,你不是Kimi媽媽,你是看不到的。林誌穎曾經說過,我就是喜歡唱勵誌的歌,帶給人勵誌的感覺。看看林誌穎和Kimi的相處,隨時都能讓人感受到“萌化了”“超有愛”的正能量,這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家教,將之看做是偶像效應的延續也未嚐不可。這也許是林誌穎,這位優質偶像,對於偶像精神的極致恪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