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腔女調
全職太太大多是被動的選擇。要麼是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而辭職回家;要麼是因為失業而暫時回家;但事實上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為了撫育年幼的子女而放棄工作,選擇回家做全職太太。度過了最初做全職太太的新鮮感之後,隨著生活的日複一日,她們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擾。
生活中不乏因回家做全職太太,導致婚姻關係漸行漸遠最後不得不離婚的案例。即便沒有到這麼嚴重的地步,全職太太為家庭的付出很難被丈夫和家人尊重卻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有個做全職太太的朋友打電話向我抱怨說,丈夫認為自己負責賺錢所以在家裏具有某種特權,言語之中總是嫌她不賺錢還花錢,因而常常對她出言不遜,如此種種讓她苦不堪言。
中國文化不兼容全職太太
有人感歎全職太太在中國處境之艱難,羨慕其他國家,比如日韓、中東以及部分歐美國家,女人結婚後可以理所當然地回歸家庭做全職太太,而絲毫不用擔心會被丈夫看不起。可是他們卻沒有認識到,中國男人之所以無法接受自己的妻子不工作,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價值觀裏,“成功”的內容不包括婚姻家庭的成功。而那些認可全職太太的價值的國家,各種法律都在保障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女性(不像中國,沒有留心眼兒的全職太太一旦離婚就意味著淨身出戶),並且他們的文化裏,離了婚的男人被認為是失敗者,很可能會因此事業受阻,這就是差別。正因為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的“成功”是有錢、有名、有地位、被羨慕等因素,那麼有一位在事業或金錢上拿得出手的妻子,會被男人認為是有麵子的事。換言之,如果自己的妻子是全職太太,男人會擔心別人問他“你太太是做什麼的”這個問題,因為他不願意自己的回答是“她什麼也沒有做”。
男人這樣的反應裏帶出兩個含義:其一,他不認為操持家庭、撫育孩子可以是一份工作,並且這份工作很有價值;其二,他也不認為自己的太太沒有外出工作剛好彰顯了他的能力和責任心,他反而認為那是一種對自己價值的貶低。眾所周知,當一個人需要通過別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其實就是一種不自信。這與誇耀自己是某個名人的“朋友”來提升自信的做法別無二致。遺憾的是,中國男人鮮有真正自信的,這種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變。這就是中國的大環境,起碼是目前為止,這個大環境並不是那麼適合“全職太太”這種物種的生存。
全職太太的出路
但我並不是不鼓勵女人做全職太太。相反,這篇文章就是專為那些想要做全職太太的人而寫。前麵之所以要分析那麼一大堆,是我希望想要回歸家庭做全職太太的人,先了解一下自己即將要生存的環境,對接下來的生活挑戰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調動智慧和資源,做一個幸福的全職太太。
首先,幸福的全職太太會在決定回歸家庭之前,與丈夫做深入溝通。你的丈夫要同意這樣的觀點:他之所以努力工作,最終目的很大一部分是為了你們家庭的幸福,其次才是為了實現他的自我價值,最起碼這兩件事情的砝碼是一樣的。你們還需要對日後可能會出現的矛盾進行展望和預測,比如時間長了他會不會覺得獨自承擔經濟責任是一種壓力,比如對於你回歸家庭這件事,他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他的擔心是什麼,他的期待是什麼等等。
其次,幸福的全職太太不會停止修飾自己的外表。不要因為活動範圍隻是在家的附近而天天素麵朝天,隨便抓起什麼就往身上套。更不要以為裝扮漂亮是為了給丈夫或者給別人看,認真修飾外表讓自己看起來光彩照人,真正的目的是為了保持你對自己的好感覺。一個對自己感覺良好的女人,才會有自信,自尊和自愛,隻有當你愛自己了,別人才會來愛你。
最後,幸福的全職太太會想辦法讓自己變成“半職太太”。前文中對中國男人的心理分析是不可小覷的。即便最初你的丈夫表示很歡迎你對家庭的回歸,日子久了他的心裏還是會滋生不滿。那麼在操持家務之餘,不要把多餘的時間隻用在打麻將、逛街美容上,最好培養自己的某個興趣愛好使之變成特長;或者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新的領域知識,開發自己的潛在資源;或者考取一個職業資格證,為將來的發展做做準備;或者深入研究育兒知識,使自己成為育兒專家等等。
根據自身情況規劃“半職太太”生涯,這樣做有三大好處:1、可以豐富你的生活,減少孤獨感;2、積極安排自己的業餘時間,會使你看起來充滿活力,給丈夫和孩子帶來正麵影響;3、提升自己,讓丈夫以你為驕傲,這能增進你們婚姻的滿意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