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近日撰文指出,農村土地製度改革涉及的主體和利益關係十分複雜,必須綜合各方利益關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堅持試點先行,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成果,總結完善後再逐步推開——在農村土地製度改革中,必須守住土地公有製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這三條底線。

近日,各地逐步進入2015年“兩會節奏”。與往年地方兩會上“雷聲”不斷有所不同,今年的地方兩會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一些地方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願發言,分組討論時竟遭遇冷場。對此,《中國青年報》評論指出——兩會不怕“雷聲”,怕的是“無聲”;我們不怕代表委員“失言”,怕的是他們“失語”。

臨近春節,關於“福利”的討論又起。在反腐敗、反“四風”的背景下,公眾應該有怎樣的“福利期待”?對此,《人民日報》評論認為——從任性福利到規範福利,從隱性福利到顯性福利,從個性福利到普適福利,從單位福利到社會福利,這是社會公平的要求、現代化進程的必然。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期刊文指出,隻有每一級黨組織都肩負起主體責任,共同發力,反腐敗才能取得正本清源的徹底勝利。要落實主體責任關鍵是強化問責——不抓主體責任就要受到問責,要樹立起“懲罰的必然性”。

湖南大學近日被曝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轉入該校就讀,其中不少學生“頗有來頭”。事件曝光後不久,湖南大學回應稱轉學經學校招生領導小組投票表決通過,但一天後又承認存在“把關不嚴”,決定撤銷。對此,新華社追問——說轉就轉,想撤就撤,是誰給了湖南大學玩轉學“過家家”遊戲的權力和膽量?

最近書畫界的空氣陡然緊張起來。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分組討論時痛批有些地方書法家協會“官氣”太重,一舉戳中了書畫界的要害。《人民日報》評論指出——權力介入藝術,最終結果是雙輸:權力受到腐蝕,藝術將被玷汙。

近日,浙江、江蘇多地路燈管理部門的負責人被立案偵查,本來被認為是“清水衙門”的路燈管理部門貪腐案頻發,案值動輒數百萬元。一位路燈工程承包商如是說——從設計、招標,再到驗收、支付,每個環節幾乎都得花錢疏通。

【編輯:鄭明達 王鵬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