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錢不是最重要的(1 / 3)

第十章 金錢不是最重要的

生命有限,掙錢無限。很多人往往隻知道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物質財富,最後成了被金錢所累的守財奴。而聰明的有錢人不單單是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財富,還會享受金錢所帶來的樂趣。他們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財富,在與他們共享財富的同時找到生命的價值。

與社會共享財富,讓生活更愉悅

從很多有錢人的創富過程來看,我們會發現很多有錢人都有與人分享財富的習慣。他們對社會的回報也不計其數,在他們看來,金錢隻是一些符號,隻有把它們用於製造社會大多數人的快樂時,自己的快樂才能真正實現。

比爾·蓋茨慷慨解囊

在世界各國的商人中,越是富有的商人越是有社會意識。他們最願意用捐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習慣於把自己的財富與人分享,創造更多的快樂和財富。比爾·蓋茨就是一個以捐贈的方式來分享財富的典型代表。

有時候,一個小型但很重要的公益活動能引起比爾·蓋茨的注意。在人口僅270人的內布拉斯加州格倫維爾村裏,居民收集汽水罐並且舉辦運動比賽,設法募集兩萬美元的資金,把一個學校運動場改建為公園。募款委員會也請求比爾·蓋茨及其他有錢人捐款,並解釋說,格倫維爾村的兒童需要一個聚會場所,並且希望幫助解決好吸毒和酗酒方麵的問題。 比爾·蓋茨寄了一張5000美元的支票,附帶一封信,說明他通常不回應向他要錢的請求,可是委員會的解釋令他感動。

比爾·蓋茨寫道:“這些問題不再是大城市的問題。這些問題也逐漸成為鄉村社區令人擔憂的一個問題。”

圖書館通常因比爾·蓋茨慈善捐助而受益。他捐出1200萬美元在華盛頓大學設立一座法學院圖書館,以他的父親命名。

比爾·蓋茨與梅林達·比爾·蓋茨設立了比爾·蓋茨圖書館基金會,計劃捐出比爾·蓋茨自掏腰包的價值兩億美元的微軟軟件,給美國各地的公共圖書館。那筆4億美元的捐贈,若加上微軟已出資1500萬美元讚助的線上圖書館計劃,比爾·蓋茨慷慨的捐贈將接近安德魯·卡內革的贈款。卡內革贈款4120萬美元用於興建新的圖書館。如果以1997年的幣值計算,卡內革的贈款相當於5.05億美元。

1997年,比爾·蓋茨捐給圖書館的錢居美國國內之首,甚至超過任何個人捐贈者,包括美國聯邦政府在內。他相信,公共圖書館是奠定美國社會與民主的重要機構。他希望填補介於有門路取用重要信息的人與沒有門路的人之間的鴻溝。

他想在2002年之前,不論是城市或鄉村,每個經濟不景氣的社區的每一座圖書館,都

能連上因特網。那筆4億美元的贈款,應該可以促使美國16000座公共圖書館中的半數能上網。

老比爾·蓋茨管理大約3億美元的威廉·比爾·蓋茨三世基金會。比爾·蓋茨三世說,在他去世前,會把他95%的財產捐出去。“花錢花得有智慧,和賺錢一樣難。有意義地捐錢,將是我後半生主要的事情——假如那時我還有很多錢能捐出去的話。”

“最後,我會把財產的大部分,以捐贈的方式反饋給我信賴的精神、文化事業,例如教育和人口穩定。這將是一件很讓人愉悅的事情。”

洛克菲勒:慈善事業的革命者

一個人的富有應當與他能放手出去多少事物成正比,善待財富,好好地利用財富,讓它發揮其應盡的義務。讓金錢在流通中最大實現它的價值。對洛克菲勒來說比單純地聚斂財富更讓他感到開懷的是:大量的慈善捐助。他不單單是支持慈善事業,還是這方麵的改革者。

在洛克菲勒之前,富有的捐贈人往往隻是將捐助的目標鎖定在自己喜愛的團體,或者饋贈幾幢房子,上麵刻上他們的名字用來顯示其品行高尚。洛克菲勒的慈善行為則更多地致力於促進知識創造和改善公共環境,無疑其影響更為廣泛,意義更加深遠。由他捐助的善款數額由於太過龐大甚至引發了慈善業的一場革命。

初始,洛克菲勒通過創立芝加哥大學來確定今後作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在芝加哥大學5周年校慶的美好日子裏,一向為人低調的他終於被說服出席參加,並受邀做了熱情洋溢的演說:“我要感謝理事會,感謝校長先生,感謝今天所有來慶祝這一輝煌開端的朋友們。這隻是一個開端——今後的事業將由你們來完成。你們有權利來完成這項事業,你們和你們的子女擁有這個權利。我相信你們會成功的。這是我一生中最明智的投資。人們怎會不把金錢、時間和最大的精力投在芝加哥大學呢?為什麼不呢?哪裏還會有比這兒更好的理事會、更好的老師呢?能與這所大學聯係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地榮幸。仁慈的主賜給我金錢,我怎麼能不把它用在芝加哥大學呢?”

洛克菲勒的熱情和真摯感動了在座的所有老師和同學,都稱讚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雖然對於他一次次的慷慨資助,世人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他的確成了慈善事業的一塊奠基石。甚至在他死後,還得到了國人這樣的評價:“除了我們敬愛的總統,洛克菲勒堪稱我國最偉大的公民,是他用財富創造了知識。世界因為有了他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位美國首席公民將永垂青史!”

李嘉誠獨創汕頭大學

比爾·蓋茨和洛克菲勒是國外富人慈善事業的帶頭人,我們國內也有很多的慈善家,李嘉誠就是國內捐助慈善事業的領軍人。在李嘉誠的資助下,汕頭大學得以創建。

1979年,中國開始搞改革開放,汕頭市被列入經濟特區,因此更需要較多經濟管理人才。於是,為了盡快滿足潮汕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潮汕地區更加迫切地需要一所大學。在這種形勢下,海內外又一次掀起建立汕頭大學的高潮。

李嘉誠與全國政協常委、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香港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汕頭大學籌委會副主任莊世平老先生進行了長談。

會談中,李嘉誠和莊世平越談越興奮,越談越激動,仿佛眼前已出現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汕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