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是真是假二(1 / 1)

“叫你徐叔吧,我現在的年齡叫你名字挺不合適的。若離對下棋並不感興趣,希望徐叔能給我講講曆史。”不知徐中林是故意試探自己還是如何,不過他知道的似乎超過了自己的想象。

“年齡什麼的都不用在意,不過若離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吧,本就隻是一個稱呼。曆史我會慢慢告訴你,不過卻是在這棋盤之中。”徐中林對著若離笑了笑便走到桌子旁開始在棋盤上擺棋子。這個世界隻有圍棋,並沒有五子棋和象棋。

在21世紀,圍棋是一種忍耐性極強的遊戲。一個比賽一盤圍棋可以用幾小時或者幾天的時間,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在規則上都是公平的,你我輪流下子,雙方若都不出錯,且水平相當,那麼到最後基本就是平手。這非常考驗下棋者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下棋的每一方,在下每一著棋的時候,就有另一種意義,都在用自己的棋,為對手準備出錯的機會。進攻的棋,是在威脅對手出錯;而防守的棋,是在靜中觀動,以不變應萬變,懷著希望等待對手出錯。而在這個時代,這個道理與規則也一樣能用。不過這裏下棋往往是用來打發的時間的娛樂,或者就是一場賭局;並不會因為一盤棋局而下個幾天幾夜。

若離走到棋盤旁,見徐中林正在擺棋;擺好後,若離細細的觀察,徐中林這局妙啊。白子與黑子相互壓製著,並沒有哪一方要技高一籌,一環連著一環,不管哪一方多下一子,進便會陷入死局;退便會輸。這局的輸贏就在這一子上,不管誰先邁出這一步,誰便是輸。

“若離可解的出這個死局?”徐中林走到白子一方坐下,等著若離下這一著棋。

“若離不懂,還望徐叔告知。”就算徐中林看出了端倪,該裝的自己還是要裝。

“既然若離這樣說,那我直說好了。這就是三百年前的局勢。三百年前隻有兩個國家,天元和羽。那時兩國的皇帝為了統一天下時常打仗,不過卻也是小打小鬧;最後羽國率先出兵,就像這黑子,從一開始便步步緊逼,大肆的攻打天元。由於消息傳遞的很快,天元的皇帝也迎戰出擊。兩國的兵力不相上下,這場戰爭持續了很久,就像這盤棋局,環環相扣,誰先退兵誰便是輸了這場戰役。那場戰爭死了很多的官兵與百姓,就算不退兵,最後也隻是個兩敗俱傷,成了個死局,誰都撈不到好處。天元國皇上看到黎明百姓受苦,士兵死傷無數,便選擇了退一步;割地十五座城池議和。羽國的皇帝自知這樣戰下去也不是辦法,便讓此次出征的將軍代收城池,回國再行安排。哪知接管土地的將軍白刃風造反,將割地的城池占為己有,並且鼓動手下的士兵拿下了羽國的十座城池自立為王,名為戰。此時的天元與羽國的兵力都遭到了重創,特別是羽國,許多強將都選擇跟隨白刃風,便再無精力去戰。天元與羽國的關係也不可能聯軍,就造成了現在三分天下的局麵。”徐中林將黑白棋子擺成了一個圓形,分成了三份。一份為黑棋,一份為白棋,還有一份則是兩種棋都有,看起來非常的混亂。

本以為這是三個非常小並且存在時間不長的國家,畢竟這是一個曆史上沒有的朝代。徐中林都說到三百年前去了,有著三百年曆史的國家不可能一點記錄都沒有。是曆史上有的朝代都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按部就班的過著日子,躲避著戰爭和改革的發生就好。而現在在古代竟然有了‘從前’和‘未來’。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大陸板塊是怎樣的,是否和21世紀一樣分南北洲,是否漂洋過海也會有其他的國家。這次的穿越本就蹊蹺,不管如何,走一步算一步,實在在這裏呆不下去走人就是,隻是母親與哥哥定是會傷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皇帝的更換,三國漸漸的不再仇視對方,就算三國的分界上出點事情也都是小打小鬧。一百年前三國的皇帝打破了原本的僵局,貨幣統一並且開始通商,這一措施為的也是希望國家繁榮昌盛。戰國邊境是森林,樹木與野獸很多,天元國處於南方,盛產魚米,羽國的沿海城市最多,產鹽量最高。一旦開始通商,便可以把自己國家多餘和缺乏的中和,百姓與國家都得利。免得世態炎涼再生出幾個白刃風,這天下也就不夠分了。現在也算是處於和平階段,不過戰國的皇帝還是有著先人的血統,好戰。也不知這和平能維持多久。”徐中林將所有的棋子都收回了棋盒中,這天下是會變的,屆時不知又會是何場麵;隻是希望別生靈塗炭,又鬧的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