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輝煌的勝利(2)(2 / 3)

11月11日11點整,整個巴黎一片歡騰,在衛隊的簇擁下,丘吉爾和戴高樂坐上敞篷汽車,越過塞納河,穿過協和廣場和香榭麗舍大街,向凱旋門前進。丘吉爾向烈士墓獻了花圈,同戴高樂等兩國軍政要員,全都沿香榭麗舍大街步行了半英裏,走向觀禮台。途中“丘吉爾萬歲!戴高樂萬歲!英格蘭萬歲!法蘭西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兩國領導人一起檢閱了兩國部隊的分列式遊行。接著,丘吉爾向克雷孟梭(上次大戰時法國總理)雕像獻了花圈,參觀了巴黎殘老軍人院,拜謁了福煦將軍和拿破侖的陵墓。次日,丘吉爾又被戴高樂授予“解放獎章”,還有巴黎榮譽市民稱號。

當法國人為了勝利解放而歡呼時,德國人卻在為了不可避免的失敗而苦苦掙紮。到8月底,西線德軍已損失近50萬人,其中多半是被俘的。盟軍共繳獲或擊毀敵人坦克1300輛,軍車2萬輛,追擊炮500門,野炮和重炮1500門,希特勒曾經大肆吹噓過的齊格菲防線,實際上已無人防守,也沒有武器防守。西線絕大多數德軍將領都認為大勢已去。9月4日重新被任命力西線總司令的倫斯德在戰後對盟軍提審人員說:“就我個人來說,戰爭在9月底就結束了。”

到了1945年初,蘇聯紅軍已經解放了蘇聯並向德軍發起反攻,盟軍已經解放了法國並向柏林逼近,勝利的輝煌時刻即將到來。

輝煌勝利

在新開辟的西歐戰場上,在盟軍強力推進下,法國迅速解放了。接下來,盟軍就將逼近德國本土,盡快結束這次世界大戰。

盟軍自諾曼底登陸後,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法國和比利時先後光複,在東方戰場的蘇聯也反守為攻。盟軍正配合蘇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從四麵八方向德國本土進逼,希特勒的失敗已是不可避免了。到了1944年8月中旬,紅軍打到了東普魯士邊境,在波羅的海地區包圍了德國50個師,深入到芬蘭的維堡,而且在六個星期內,在這條戰線上推進了400英裏,到達維斯杜拉河與華沙隔河相望。同時,蘇軍在南線從8月20日開始發動新攻勢,月底就占領了羅馬尼亞和供給德軍天然汽唯一重要來源的普洛耶什特油田。接下來,德國眾叛親離。8月26日,保加利亞宣布退出戰爭,德軍開始從那裏倉皇撤退。9月間,芬蘭也正式退出戰爭,並向拒絕撤離其領土的德軍開火。

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館1945年初,德國法西斯的敗亡已經成了定局,但是越接近最後的勝利,美、英、蘇三大國之間的矛盾也暴露得越明顯。因此為了協調戰略計劃,安排戰後國際事務,再一次當選總統的羅斯福同丘吉爾、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談,這就是著名的雅爾塔會議。會議支持中美英蘇四國1944年8月至10月達成的關於成立聯合國和安全理事會的建議。會議確定戰後波蘭東西邊境均向西移,法國也參加對德國的占領。蘇聯在會上宣布對德作戰結束後早日參加對日戰爭。這次會議還簽署了《雅爾塔協定》。雅爾塔會議解決了盟國麵臨的一些實際問題,但對修複盟國之間的裂痕沒什麼幫助。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國賠款、波蘭政府組成等問題上發生了爭執,拖著病體的羅斯福隻得再次充當調解員的角色。不過他對丘吉爾的固執己見也開始感到難以忍受了:“說真的,我已經累了!如果你們也像我那樣,整整用了五個小時才用小推車把溫斯頓推上斜坡,你們也會感到疲累不堪!”

在雅爾塔會議上,丘吉爾就注意到羅斯福“體態虛弱,麵有病容”。2月15日在停泊於埃及亞曆山大港的“昆西”號軍艦上,丘吉爾最後一次見到羅斯福,他後來回憶說,“總統似乎沉靜而虛弱,我覺得他的壽命已經不長了。”1945年4月12日這一天,羅斯福簽署了一些電報和文件,包括最後一次給斯大林的和丘吉爾的電報。中午時分,他安靜地坐著看文件,一位畫家正給他畫像。突然,他垂下頭,說了一句“我的頭痛得厲害”,便昏迷過去,兩小時後去世了,經診斷是腦溢血致死。副總統杜魯門繼任總統。羅斯福的逝世使丘吉爾十分悲痛,他曾想親自去美國吊唁,但終因事務繁忙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