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哪裏都有無良媒體人(2 / 2)

《一名被沃爾夫斯堡放棄的球員!》

在這篇報道中,撰稿人添油加醋的說了杜洋的狂妄自大,撰稿人相信,隻有這樣的標題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

在這篇文章中,無良記者說杜洋被沃爾夫斯堡放棄,完全是實力不夠的原因,而且還神化沃爾夫斯堡的新教練——圖赫爾,並且將圖赫爾和杜洋的衝突,完完全全寫成了是杜洋先頂撞主教練的!

“嘿嘿!這下子,這個月的收入又會增加不少呢!杜洋,你真是我的財神爺!回國的時候,給老婆買一個二手的名牌包包,然後,再給我的小情人買2個嶄新的包包!哈哈!這種感覺真心不錯!”

這名無良記者又陷入了自己的幻想中。

杜洋在看到這個無良記者寫的這篇報道後,雖然很氣憤,但是他知道這是中國體育媒體領域一貫的風氣。

杜洋是學中文的,他之前可讀到過不少這些無良記者的文章,現在回想起來還曆曆在目呢!

杜洋知道,現在的不少體育媒體好為驚人之語,鮮有符合事實的基本報道。

比如,評說賽事勝負輸贏,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標題詞語——“痛宰小牛”、“屠戮五牛”、“撲殺黃蜂”、“湖人終局崩潰”、“紅桃慘遭蹂.躪”、“申花備受摧殘”……

真正是惟又嘩眾取寵之心,全無實事求是之意。

再如,褒貶體育人物,那也是十分令人生畏的!

以中國國家奧林匹克足球隊铩羽2004年雅典奧運會為例,就因為前幾輪戰績不佳,《足球報》曾出過一期“國奧隊批判專刊”。

專刊裏的一組文章是——《誰毀掉了這一代球員?》、《誰製造了宿命的怪圈?》、《誰把足球異化為個人工具?》,其矛頭直指中國足球運動協會,極盡問罪之能事!

同時,還針對原足協專職副主席閻世鐸的道歉,刊出了《三鞠躬三流淚,老閻秀秀秀》、《四年“秀”不停》等主管臆斷、嘲諷挖苦的文章。

中國的這些無良體育記者,真是唯恐中國足球不亂!

中國足球現在這個死樣子,跟這些無良記者逃不了關係!

體育比賽是激烈競爭的世界,比賽有勝就有負,這些報道的主題選擇顯然缺乏人文性,文本的詞語運用更是滿紙的過分偏激,文明優雅盡失!

體育新聞媒體的深度報道,尤其是像杜洋這種在歐洲踢球的球員來說,報道這類新聞的時候,媒體記者應該對報道的內容要有人文情懷;

不能為了所謂“獨家新聞”、“眼球效益”,而忽視了人文性要求,甚至挖空心思,不擇手段!

一些“無良”體育記者,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知毀了多少球員!

杜洋還清晰地記得,他在2007年看過的一個體育報道:

在當年的全托體操錦標賽暨奧運會選拔賽女子高低杠的比賽中,浙江小將王燕在做後屈兩周向下時,不幸受傷。

對這樣的一件突發事件,許多體育媒體記者為了獲得所謂的獨家新聞,竟然不顧遠動員的身體狀況,挖空心思要進病房去采訪,甚至有些記者竟然讓王燕對著鏡頭活動自己的腳趾和手指。

無良記者采訪完,拍拍屁股走人了,但卻導致王燕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很不利於康複,但記者卻是經過後期製作,播出了王燕在ICU病房強顏歡笑的畫麵。

一些有良知的記者,在看過這樣的采訪後,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光明日報的資深體育記者王東,當時緊急撰寫稿件——《王燕的哀求與媒體的良知》,呼籲同行們放放手——

“我忍無可忍了……記者們,你們懂得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嗎?難道揭被人的傷疤,每天堵在ICU病房門口就是你們的職業道德嗎?請你們發發善心,讓她的家人、教練不要這樣有壓力。她還小,她的未來也應該是一片光明,請你們收收手,送上一束鮮花給她的家人。”

“我們更應該正視王燕的傷情,此時,她需要的是戰勝傷病的勇氣和信念,需要一個充滿希望的夢想,還需要一個空間,一個不受打擾、安心養病的空間。所以,我也請我的那些同行們,請不要把桑蘭的笑臉抹去,更不要將王燕的希望抹去!”

此時的杜洋,很慶幸自己在國外,要不然那些無良媒體記者肯定會將自己給活活逼瘋的!

“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歪曲事實,這樣的無良記者真是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