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是猴的傳人(1 / 1)

都是猴的傳人

眼光

作者:簡岩

相較“龍的傳人”,有人提出中華民族更應是“羊的傳人”後,此說遭到了廣泛批評。更多的人還是讚成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無論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不過是宗教和文化意義上的認同,其文化的意義更為強烈。如果以科學的角度來衡量,所有人,不論何種民族,都不過是猴的傳人。

“傳人”的問題與進化論直接有關。因為,即便在今天進化論被世界主流學界認可,也被愈來愈多的公眾認同的情況下,還是有人不承認人類是從猴進化而來。即便在科學發達的美國,蓋洛普問卷調查顯示,雖有39%的美國人相信進化論,但還有25%的人不相信,36%的人表示對此沒有觀點。

盡管如此,隨著科學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證據後,不僅更多的美國人,也有更多的其他國家的民眾相信人類是猴的傳人。

研究人員對5名南部非洲的80歲以上老人(包括布什曼人、班圖人)進行的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南部非洲人的基因多樣性和差異甚至大於亞洲黃種人與歐洲白人之間的基因差異。這提示,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南部非洲古猿的傳人。

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或“羊的傳人”並非是說人們不相信科學,而是因為文化和宗教所代表的文化基因的印跡還深深地烙在人們的腦子裏,文化和傳說的權威性甚至高於生物科學的解釋,再加上想象的翅膀,“龍的傳人”便神遊八方,廣為接受。

無論相信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都來自於圖騰崇拜,圖騰不過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與氏族有血緣關係,或有相似性,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認為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與本民族相似不外乎基於幾種特征,一是外貌,二是行為方式和性格,但是更重要的是基因。隻不過在科學還未深入地從遺傳密碼解開人與動物或自然物的相似性之前,人們都是以外形和行為方式來確認某種動物為自己的圖騰。

與其爭論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還是“羊的傳人”,還不如從更具有實際和科學意義的層麵來看待人與動物的關係,並解釋那種揮之不去的圖騰情結。無論從外形、行為方式、性格和基因方麵,無論我們喜愛還是討厭猴子,都不能排除自己是猴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