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馬相起事(2 / 2)

至於險要地形,水軍都是從孫秋兵過來的,早就準備好攀爬設備,直接從兩側的山上過去,然後繼續沿著河流推進。

伴隨著河流兩側的很多肥美地盤被俺熊二奪下,列國玩家頓時慌了神,迅速調集大軍到兩條河流來守河道。

但河道畢竟不是關隘,來的人多,俺熊二照樣迅速拿下。最終列國玩家不得不調集見血封喉到前線,也隻有這種大殺器,才能阻止俺熊二繼續深入腹地。

尤其是三江源頭一帶,那可是列國玩家目前占據的最為肥美的地盤。要是被俺熊二打進去,那個損失可就大發了。

不過暫時來說,列國玩家的見血封喉,還得下一戰才能運到。畢竟俺熊二走得早,而列國玩家的物資調撥太遲,這一戰,隻能任由俺熊二一路高歌猛進,很多肥美的地盤都拿到了手裏。

接下來,國戰結束以後,就是繼續在自己掌控的係統地盤之內,埋釘子,甚至直接奪取對方的地盤了。

當然,布置時間依舊隻有五分鍾。五分鍾之後,係統戰再次開始。

今天的係統戰,終於到了益州。

中平五年的戰爭中,益州之戰無疑是重頭戲,因為益州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第一戰不過是一個引子,叫做【馬相起事】。

戰爭還是分為三個陣營:黃巾陣營;朝廷陣營;無間道。黃巾陣營以馬相為主帥,朝廷陣營以益州刺史郗儉為主帥。

俺熊二照例選擇了無間道。明著服務朝廷,實際上服務於黃巾。

其實這一戰如何選擇陣營並不重要,因為無論是馬相還是郗儉,都將注定是益州的流星。接下來,等到劉焉入蜀之後,益州才能安定。

當然,如果俺熊二的運氣好,能夠及早擁有足夠的兵力,還是能夠左右益州局勢滴。

這一戰的劇情非常簡單,益州刺史郗儉,在益州一帶,大肆聚斂,貪腐成風,整個益州怨聲載道,已經激起了民怨。

曆史上的益州,尚未經過黃巾荼毒,世家大族的勢力非常強大。而益州的官員,也因此而吃得流油。

但郗儉的吃相實在難看,惹得益州的大戶也不高興了,一紙禦狀告到了皇帝老師那裏。

劉焉在建議皇帝老師恢複州牧製之後,本來想跑到交州去做土皇帝,卻因為偶爾聽到侍中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於是劉焉的想法改變了,向皇帝老師建議,派他自己過去益州。

皇帝老師因為王芬之亂,心裏亂糟糟的,再加上本來也就想給這個提出建議的宗室安排一個去處,於是封劉焉為陽城侯,命其為監軍使者、益州牧,接管益州。

但大戶的告狀不可謂不快,朝廷的反應也不可謂不快,卻終究沒有快過馬相。

這哥們本就是黃巾餘部,造反的精神,那是早就埋下種子了。現在碰到如此好的機會,哪還能不起事。

吸取張角起事失敗的教訓,馬相這次的布置非常周密,直接安排在州治梓潼起事,搞定刺史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穩定局勢。

所以這次戰爭,也就爆發在梓潼。

戰爭還是黃巾的老套路,直接用內應開城,然後大軍一路殺進去,幹掉刺史郗儉,就算取得勝利。

當然,雖然在係統劇情之外,馬相趙袛早已是俺熊二的人,但在係統劇情中,俺熊二就毛都不是,依然隻有一個部的兵力。

加上帶過來的一個部益州官兵之後,也才兩個部的兵力,被馬相補夠一個彪,勉強做了一個彪長。

好在戰爭之中,對於玩家的位置安排,一向比較靠前。俺熊二這次安排的位置更加靠後,但也還算在前軍之中。

黃巾的特點就是人多,照例是一個偏帥部的兵力。而益州的兵力雖然也有一個偏帥部,但前兩天據說某處有盜匪,已經被從事賈龍全部帶出去剿匪去了,現在城裏剩下的,就一個裨帥部的守城軍,外加一個裨帥部的家族私兵。

馬相選擇在夜裏起事,內應打開城門之後,一個偏帥部的黃巾靜悄悄進城。

進城之後,馬相好歹還知道一點軍事,命令先去解除守城軍的武裝。俺熊二所在的裨帥部,正好負責解除城上兵力的武裝。

城上的兵力並不少,達到了一個參帥部。畢竟這是州城,馬虎不得,隨時都要有兵力值守。

但這些兵力總不能一晚上瞪大眼睛看著外麵,所以除了少量巡邏的兵力之外,其他都在睡覺。

而這些巡邏的兵力,基本上全都進了無底洞,半路上就被黃巾大軍幹掉了。

所以在大軍衝上城牆的時候,所有守城軍都還在做夢。

俺熊二的位置雖然靠後,但在走過對方參帥部的時候,大軍的布置終究還是沒有到位。於是我向校尉建議,願意自告奮勇去搞定對方的參帥部。

校尉想了想,既然俺熊二要去,那就去吧。反正俺熊二有了功勞,也有他的。於是一個好機會就擺在了俺熊二麵前,這一戰看來要立奇功了。